這山河無恙煙火如常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樑、時代的先鋒,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清明之際,四川省各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緬懷紀念英烈活動,在重溫歷史、致敬英雄中厚植愛國情懷,賡續紅色血脈,凝聚起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奮進力量。4月4日清明節當天,全省縣級及以上烈士紀念設施共接待現場祭掃緬懷人數20.7萬餘人次,開展羣衆性緬懷活動2239場次。

“紅色告白”穿越時空追思先烈

最深的緬懷是銘記,最好的紀念是傳承。清明節前,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團委、教育等部門部署開展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動。清明時節,各地幹部羣衆通過前往烈士紀念場所瞻仰、獻花,或網絡“雲祭掃”、代爲祭掃等方式遙寄哀思,表達對英烈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

4月5日,達州紅軍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不少羣衆神情肅穆,向烈士敬獻鮮花。自發帶着家人前來祭奠英烈的當地羣衆張思良說:“我們不能忘記英烈的奮鬥犧牲,一定要把英烈精神傳承下去、發揚光大。”清明節前後,達州紅軍烈士陵園開通“雲端祭掃”和代爲祭掃服務,用實際行動致敬英烈。

“今天,我們站在這裡,不僅是爲了祭奠先烈,更是爲了銘記歷史、傳承精神。”川渝“賡續·2025·清明祭英烈”活動啓動後,兩地毗鄰地區系列活動相繼鋪開。廣安市聯動重慶市渝北區、銅梁區在歌樂山烈士陵園、邱少雲烈士紀念館開展清明追思活動;內江市聯合重慶江津區、永川區、榮昌區等地開展“川渝英烈事蹟巡展”,參觀人數達10萬餘人次;資陽市與重慶市大足區聯合舉辦主題活動,組織150餘名重點優撫對象、退役軍人、中小學生代表舉行緬懷英烈儀式。

成都市在全市中小學校舉行“跨越時空的對話——給烈士寫一封信”活動,收到5000多封中小學生來信。孩子們用純真的筆觸、真摯的情感,表達對烈士的敬意與追思。目前,這些穿越時空的“紅色告白”,正在成都市十二橋烈士墓展出。

自貢市舉行“緬懷鄧萍九十載 自貢戎輝踐使命”紅色詩歌朗誦會、鄧萍烈士事蹟宣講活動。在康定市烈士陵園,來自甘孜州、康定市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警察、中小學師生、退役軍人和老戰士代表等肅穆而立,高唱國歌,向革命先烈默哀,寄託無盡追思。宜賓市敘州區在全區互聯網地圖平臺上明確標註158處烈士紀念設施,點亮“紅色地標”,守護英烈榮光。

“紀念碑下的思政課”銘記歷史薪火相傳

“今日之山河無恙,皆因先烈負重前行。我們定當以奮鬥之我,書寫無愧於時代的青春華章。”4月3日,一堂“紀念碑下的思政課”在攀枝花市鹽邊縣烈士陵園開展,聆聽英烈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毅然抉擇的故事,鹽邊縣中學校的同學們莊嚴宣誓,“以先烈們爲榜樣,做時代的接班人。”

圍繞把英烈精神弘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四川各地紮實組織開展“清明祭英烈·紀念碑下的思政課”活動,組織廣大青少年走進烈士陵園,在紀念碑前講述英烈故事、誦讀烈士家書等,牢記革命歷史、民族英雄,在重溫歷史中感悟英烈精神,在撫今追昔中堅定前行意志,讓紅色血脈、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清明節前,在成都市烈士陵園舉行的“清明祭英烈·紀念碑下的思政課”上,抗美援朝參戰老兵、一級傷殘軍人塗伯毅爲西南交通大學、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的同學們,朗誦了激勵他一生的詩歌《我們的心永遠忠於黨》。這堂有意義的思政課結束後,西南交通大學同學在留言卡中寫道:“指尖觸碰冰冷石碑的瞬間,突然明白課本里的‘拋頭顱灑熱血’不是修辭,而是無數年輕生命的重量。”

“誰也沒有想到,這張手帕竟然成爲母子二人最後訣別的見證……”在黃繼光紀念館舉行的“紀念碑下的思政課”上,德陽市中江縣實驗小學校四年級學生鄒金希作爲“紅領巾講解員”,爲大家講述黃繼光烈士的英雄事蹟。截至4月5日,德陽市“紅領巾講解員”累計開展紅領巾志願講解服務100餘場次。

巴中市通江縣的300名中小學青少年代表齊聚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在莊嚴肅穆的儀式中開啓“紀念碑下的思政課”,爲這裡的25048名紅軍烈士寄去哀思。廣元市聚焦講好“紀念碑下的思政課”,以“紅領巾講解員”選拔活動爲切入點,吸引全市10餘所學校2000餘名學生踊躍參與,讓學生在比賽中學習紅色文化、講述紅色歷史、傳承紅色精神。眉山市組織3萬餘名大中小學校師生到烈士陵園開展“紀念碑下的思政課”主題活動,通過奏唱國歌、鞠躬默哀、敬獻鮮花、擦拭墓碑、寫一句寄語等形式,表達對英烈的深切緬懷和崇敬之情,大家紛紛表示:“站在烈士墓碑前聆聽歷史,比書本上的文字更震撼人心。”(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