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銀行2023營收淨利雙增,非息收入貢獻80%以上營收增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偉澤 香港報道
2023年,浙商銀行營業收入637億元,同比增長4.29%,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150.48億元,同比增長10.50%,成爲唯一一家利潤雙位數增長且營收利潤實現雙增的全國性股份行。
浙商銀行2023年利息淨收入475.28億元,比上年增加4.66億元,增長0.99%,佔營業收入的74.61%。非利息淨收入161.76億元,比上年增加21.53億元,增長15.35%,佔營業收入的25.39%,較上年上升2.43個百分點;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50.40億元,比上年增加2.49億元;其他非利息淨收入111.36億元,比上年增加19.04億元。
浙商銀行行長張榮森在4月11日的業績介紹會上介紹,在目前行業整體規模增長放緩、淨息差收窄的情況下,銀行業在利息收入方面有較大壓力。在此情況下,浙商銀行積極提升非息收入。非息收入由2022年的22.96%提升至25.4%,貢獻了80%以上的營收增量。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50.40億元,比上年增加2.49億元。
浙商銀行在財報中提到,該行目前實行經濟週期弱敏感資產經營策略,以抵禦經濟週期波動。2023年浙商銀行經濟週期弱敏感資產實現營收202.9億元,佔全行營收33%。其中CSA客戶服務總量佔總體營收9.14%,小額分散資產佔比20%。
張榮森介紹,該策略能夠讓銀行在經濟比較好的時候,銀行經營也較好、但不追求最好;在經濟比較差的時候,銀行經營不至於很差,總體上從長遠看是比較平穩的。壘大戶、行業集中度和個案集中度過高,這對銀行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甚至風險到來的時候,是毀滅性的。所以我們提出要小額分散,嚴控行業和客戶的集中度。
浙商銀行行長助理潘華楓表示,在2024年,浙商銀行面對的主要壓力來源於房地產風險暴露以及小微企業貸款風險上市。他指出,雖然目前有一系列房地產支持政策,但房地產行業去庫存以及居民購房預期改善還需時間,一部分房地產企業風險仍可能暴露。而對於小微企業,他指出,小微企業在疫情後恢復較慢,結合小微企業自身較爲脆弱的特點以及需求不足的外部環境,小微企業出現風險。
根據財報數據,房地產行業貸款佔浙商銀行貸款總額的10.4%,較去年佔比下降0.54%,但不良貸款率由2022年底的1.66%上升至2.48%。浙商銀行前十大借款人中有五個借款人來自房地產行業。
駱峰表示,去除房地產風險並不代表完全放棄該板塊業務。房地產板塊不良貸款率上升符合目前市場情況,但房地產行業貸款佔整體貸款份額下降,信貸結構在持續優化。浙商銀行在房地產出現困難之前就採取一系列措施以降低風險,目前浙商銀行的房地產貸款不良貸款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0.72%。
截至目前,浙商銀行已落地第一批次“白名單”項目30個。這些項目被認定爲可給予融資支持,新發放融資額超過30億元,新批覆授信額度超過100億元。
對於市場關心的“白名單”對銀行運營所產生的影響,潘華楓表示,在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給定的項目之下,浙商銀行仍然保持獨立風控體系,實現政治性和獨立風控的統一。未來在開展房地產業務時會堅持“客戶+項目+區域”的組合管控策略,以控制自身風險。而對於已經出現風險的管理項目,浙商銀行採取多種方式處理,包括與資管公司合作處理抵押物,加快風險化解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