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實幹強化落實 全面推進美麗山西建設

“有序實施碳達峰山西行動”“做好治水興水治林興林大文章”“強化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完善全面綠色轉型體制機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聚焦建設美麗山西,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等目標任務,連日來,參加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和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代表委員,暢議全力抓好2025年工作任務落實,積極爲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山西貢獻才智。

堅持生態修復治理

讓三晉大地披綠裝

政府工作報告求真務實、催人奮進。其中“建設美麗山西,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等工作任務,進一步爲我省全面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指明瞭方向,找到了着力點。

“全力打好‘三北’工程山西攻堅戰役是廣大林草系統幹部職工的使命。”省政協委員,省林草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俊志說,2023年以來,我省把“三北”地區作爲國土綠化的主戰場,高質量完成營造林690萬畝、種草改良157萬畝。

楊俊志認爲,堅持高位推動良好態勢,充分發揮林長制牽引帶動作用,構建五級林長抓防沙治沙工作格局,認真落實《關於全面加強三北工程建設的令》,主動將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納入巡林督查重要事項;堅持系統治理的建設理念,大力實施精準擴林、重點補林、科學改林、持續營林、依法護林、創新活林“六大行動”,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持數量質量並重的發展路徑,紮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持續開展包片指導和技術服務,將更多力量集中起來,努力走出一條新時代山西“三北”工程建設速效並重、量質並舉的新路子。

“實施國家級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治理項目,持續推進‘兩山七河五湖’、岩溶大泉、溼地生態修復治理,綜合治理採煤沉陷區和水土流失。”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些內容讓省人大代表、靜樂縣林業局退耕辦主任李永軍激動不已:“靜樂汾河川國家溼地公園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成爲全國典型經驗讓我感到自豪。”

靜樂汾河川國家溼地公園是汾河乃至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項目建設共完成溼地保護修復面積3252畝,完成林草等植被生態治理面積2010畝,野生植物增加4屬15種,野生動物增加16科51種。

李永軍表示,今後,靜樂縣將繼續按照省委省政府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的發展路徑,結合溼地公園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在溼地公園規劃建設科普教育體驗區、生態旅遊體驗區,在附近村莊建民俗民宿體驗區等,打造一個集科普、康養及生態體驗於一體的文旅示範基地,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爲“金山銀山”。

強化生態監測監督

向環境監管要成效

“PM2.5年均濃度降至36微克/立方米,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93.6%……”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省上下堅持綠色發展,着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山西的結果。

2024年,我省向綠而行生態宜人,優良天數比例較2023年增加了2.9%,重污染天數比例較2023年減少了1.8%。特別令人欣喜的是,我省PM10年均濃度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汾河入黃河斷面水質首次達到優良標準,晉祠泉水再創出流新高。

“污染防治工作猶如滾石上山,只有常抓不懈,才能鞏固拓展成果。”省人大代表、陽泉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楊荷花說,受汾河谷地地形影響,冬季普遍易出現逆溫和靜穩,污染物容易在城市區域積聚,需進一步出臺生態環境相關法規、標準、制度,加強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溯源和治理、清潔運輸方式提升、環境智慧化監測體系建設、環境監管執法水平提升、工業園區精細化管理等措施,實現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和治理攻堅。

“只要大幹快乾努力幹,注重多方協同發力,強化生態監測監督,我們制定的目標就一定可以實現,三晉人民一定可以暢享山清水秀、天藍地淨。”省政協委員、山西財經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班鳳梅對山西的美好未來充滿期待。

班鳳梅說,在監測預警方面,應搭建“空天地”一體化遙感監測平臺,借植被覆蓋變化判斷植被栽種年限,同步監測地上生物量,結合不同水資源植被承載力下的土壤幹層預測模型,構建土壤幹層監測預警系統,及時干預潛在乾燥化區域,修復已乾燥區域。藉助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實現對黃河流域的全方位監測、協同決策與科學管控,推動流域治理邁向高效、精細、可持續。同時,還應加強共享共建共管,推動沿黃各省區間的跨區合作與監督執法。班鳳梅坦言,可探索區域協同立法,調整黃河“幾字彎”周邊省區地方立法,在生態保護領域統一標準、有效銜接。增強各省區生態保護工程的系統性與整體性,協調時空對接,實現協同效應與規模連片效益。深入推進《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將生態環境監測與跨區協同治理列爲重點,避免重複建設與各自爲政,充分發揮溼地公園的生態保護功能。

積極推動項目落地

爲轉型發展增動力

重大項目建設是穩定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

“構建‘三縱九橫、八河連通’現代水網體系,加快實施中部引黃東西幹線、萬家寨引黃北干支線等工程,建設市縣水網,推進黃河古賢山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吳家莊水庫等項目。”省政協委員、省水利廳二級巡視員薛金平對報告中提出的任務,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確定的重大工程項目,是保護治理黃河、保障黃河長久安瀾的標誌性重大工程,也是國家汾渭平原糧食主產區中我省運城、臨汾盆地700多萬畝水澆地的重要水源工程。薛金平說,我省將積極配合水利部和黃河水利委員會,做好工程建設和管理的山西要素保障,特別是建設徵地和移民安置工作。同時將加快黃河古賢山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審批立項工作,積極爭取列入國家“十五五”相關規劃,與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同步建設、同期發揮效益。

基於我省水資源短缺的現狀,薛金平表示,我省將繼續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因地制宜推廣噴灌、微灌、管道輸水、渠道防滲、集雨補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加強工業節水減排,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裝備、產品和材料,推進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強化城鎮節水降損,加快實施老舊供水管網改造,完善供水管網檢漏制度;加大再生水和礦井水利用,合理佈局再生利用設施,形成工業回用、市政雜用、生態景觀補給和農業灌溉“四水統籌”的再生水供給格局。

來自黃河岸邊的省人大代表、臨猗縣委書記靳國全則認爲,能源生產和消費活動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源,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新一輪能源革命、推進能源低碳轉型至關重要。在科學認識煤炭在新時期作用和地位同時,更要認識到新能源是未來能源供給主力。

靳國全對轄區新能源項目情況瞭如指掌,北景鄉總投資4.7億元的59MW風電項目,年均提供清潔能源1.5億度;耽子鎮總投資4.8億元的100MW光儲一體化項目,年均提供清潔能源1.4億度;建設在14個鄉鎮的屋頂分佈式光伏項目,目前累計併網112MW,覆蓋4007戶……近年來,新能源項目在臨猗“遍地開花”,以清潔、高效的電力輸出,極大降低了碳排放,守護臨猗藍天白雲,成爲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註腳。

“今年將新建或續建4個新能源項目,總投資超過15億元,總功率達400兆瓦。”靳國全對實現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推動能耗、水耗、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信心十足,他表示,將加快構建以清潔低碳能源爲主體的新型能源供應體系,爲美麗山西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來源:山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