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稽查局陳竹華:規範運作是上市公司的最佳名片

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是資本市場義不容辭的責任,上市公司作爲優秀企業羣體的代表,應在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走在更前列,當好排頭兵。6月22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稽查局副局長陳竹華在由民建遼寧省委會、錦天城律師事務所等共同主辦的“2024中國上市公司論壇”上表示,上市公司如何助力打造新質生產力,提升投資價值,關鍵在於提升自身質量;而規範運作,是提升上市公司競爭力和信譽度的重要方面,是上市公司的最佳名片。

陳竹華提出,在思考上市公司如何提升自身質量和投資價值之前,要先釐清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之間的區別,明確規範運作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起點和基礎。

“證監會的工作重心就是維護信息披露的綜合性,打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這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陳竹華舉例稱,在實踐中,監管應用包括現場檢查、輿情監測、舉報獎勵等各種手段,通過科技化的渠道收集信息和線索,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他進一步闡述了規範運作的內涵和要求,並強調,上市公司應當強化信息披露意識,確保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提升市場透明度和投資者信心。

比如,在企業申報上市的過程中,需明確申報即擔責。陳竹華表示,一旦企業提交了發行註冊申請文件就存在法律約束,需確保申報內容的真實性。此外,證監會堅持貫徹“追責首惡”,重點懲治包括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高管等在內的“關鍵少數”。第三,是堅持立體追責,證監會處罰只是起點,後續相關公司或將面臨行政處罰、刑事追責、民事賠償在內的多重追責。

爲保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實和準確,陳竹華提出,財務會計規範是基礎,上市公司要有賬本,做賬要遵循會計規則。他直言,目前市場上仍然有不少公司或出於早日上市、業績對賭、規避退市等各種各樣的目的實行財務造假而受到處罰。

“從處罰的情況來看,有的是濫用會計政策,該計提的不計提、少計提來調節利潤;有的營造一些根本沒有的收入項來虛增收入;甚至有的通過造一個根本就沒有從事的業務,或者市場上根本就沒有的業務造假。”陳竹華表示:“一旦發現我們就不會手軟,也沒法手軟,只能嚴懲。”

除了要規範賬目,陳竹華認爲應當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和監督體系,提高公司運作的透明度和規範性;應當注重財務會計規範,控股股東、實控人、董監高要落實好各項監管要求,禁止操縱和內幕交易,自覺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市場穩定發展。

他表示,近年來,證監會把公司治理納入到監管的範疇,查處的絕大多數案件中,不論是信披違法和造假,背後都反映出公司治理不健全,流於形式的問題。

這其中,控股股東、實控人的行爲規範是關鍵,股東的權利不能濫用,實控人也要有邊界。“企業是法人,上市公司更是一個獨立公開的法人實體,相互之間要有區別,控股股東權利的行使應該受到監督。”陳竹華觀察到,控股股東、實控人身上發生的最典型問題之一就是佔用資金。

今年4月的退市規則修訂中提到,上市公司內控失效,出現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餘額達到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絕對值30%或者金額超過2億元,被中國證監會責令改正但未在規定期限內改正的,堅決予以出清。對此陳竹華提醒上市公司董監高,要對控股股東的相關行爲予以警示、告誡和約束。

近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在《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下稱《減持規定》)基礎上起草併發布了《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減持管理辦法》),進一步從股東身份、交易方式、各類工具等角度對可能存在的“繞道”做了系統梳理,規避了技術性離婚減持、轉融通式減持等“繞道減持”的可能性。

最後,陳竹華表示要禁止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的行爲,杜絕僥倖心理。“希望上市公司與監管部門和交易所相向而行,持續提升運作水平,嚴守底線、紅線,爲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作出貢獻。”陳竹華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