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會議: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 穩住樓市股市

據新華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開會議。會議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穩住樓市股市,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擊,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爲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後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要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要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要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增強區域發展活力。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前券商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重磅會議傳遞穩定樓市股市的積極信號,振奮人心,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可以期待,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會更加加力,經濟的企穩回升可以期待,明年經濟保持穩定增長亦可以期待,上市公司業績企穩回升對股票市場的支持作用會更加明顯,該輪中國股市的牛市基礎就會從政策牛轉爲得到基本面的支持而更加穩固。這是重大利好消息,是一場及時雨。

十四年後政策重提“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就貨幣政策而言,據中信證券梳理,這是自2011年以來首次將貨幣政策的定調定爲“適度寬鬆”。2011年至2024年期間,貨幣政策定調均爲“穩健”,上一次定調“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還是2009年、2010年。

中金公司指出,貨幣政策轉爲“適度寬鬆”,爲2008年以來第二次。而在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央行四次有區別地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合計調減2-4個百分點。五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分別累計下調1.62個和1.89個百分點,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一直持續至2010年,2011年才逐步退出。

銀河證券認爲,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十四年”以來首度重提。“適度寬鬆”是金融危機期間的貨幣政策基調,是貨幣政策中最寬鬆的表述。預計央行將採取更大力度的降息降準,全年可能累計調降政策利率40-60BP,引導5年期LPR下行60-100BP。全年可能累計降準150-250BP。

華泰證券表示,考慮到目前通脹水平偏低,名義GDP增速低於趨勢值,貨幣政策仍有降息空間,明年初有望下調20個基點,若後續面臨關稅衝擊、可能仍有進一步的降息降準,但節奏或受外部變化及匯率的影響。結合近期潘功勝反覆、明確地釋放保增長和穩定市場爲首要目標的政策信號,貨幣政策寬鬆可能更爲“前置”,同時,央行或將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買斷式逆回購、買入國債以及資本市場再貸款工具等來加大流動性投放。

西部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邊泉水錶示,明年貨幣政策將維持寬鬆。內外部約束下降息空間可能有限,預計2025年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下降10-20個基點;預計央行繼續降準,並稱“但考慮到我國貨幣政策框架尚未完全轉換爲價格型調控,預計短期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突破5%仍面臨阻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政治局會議前,央行在貨幣政策方面已經採取了支持性的貨幣政策:一是,2月、9月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共1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約2萬億元;並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開展國債買賣操作,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二是,1月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0.25個百分點,7月、9月下調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共0.3個百分點,繼續推動存款利率市場化,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等市場利率下行。特別是9月下旬以來,推出了一攬子增量政策,全力推動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在國內經濟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等挑戰背景下,三季度以來,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出現邊際向好趨勢。尤其是隨着一攬子政策協調配合、同向發力,擴內需導向的信號逐漸明顯。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認爲,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雖然有起伏,但是總體呈現回穩向好的態勢。前三季度經濟增長4.8%,全年有望實現5%左右的增長。當前經濟運行,總體上表現爲供給強於需求、供需強弱不平衡的態勢。當前經濟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

國家統計局12月9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上漲0.2%,增速較10月放緩0.1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回落,爲近八個月來最低;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漲幅擴大0.1個百分點至0.3%,依然偏弱,顯示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經濟增長內在動能尚待鞏固。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表示,擴大內需,既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和國內經濟增速換擋的治本之策。國內需求擴大,一方面,能夠部分對衝美國需求份額的損失,也將增加中美關稅談判的籌碼;另一方面,使微觀主體跳出“內卷式競爭”的陷阱,從低水平均衡提升至高水平均衡,增強各方的獲得感。

記者留意到,消費作爲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對我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針對國內消費不足、耐用品消費偏弱,中央在3月份和7月份分別推出兩輪消費品以舊換新,以提振居民消費。7月30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以提振消費爲重點擴大國內需求,經濟政策的着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

今年以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作爲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有力舉措持續發力,“兩新”政策成效顯著,有力地拉動了投資增長,釋放了消費潛力。商務部全國家電以舊換新數據平臺顯示,截至12月6日24時,2963.8萬名消費者購買8大類家電產品4585萬臺,帶動銷售2019.7億元,其中一級能效產品銷售額佔比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