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管公房翻造發現6塊石碑

蘇報訊 近期,在姑蘇區城市更新進程中,一段隱匿於歲月深處的歷史被意外喚醒。姑蘇區住建委在對管家園2號的13戶直管公房進行落地拆除翻造維修時,施工現場發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施工隊在拆除一側牆體時,竟發現一層牆體內整齊嵌着6塊大小一致的長方形石碑。

這一發現讓施工隊瞬間警覺起來,意識到可能涉及重要文物,便當即停下拆除工作。現場負責人迅速將這一情況向姑蘇區公房管理部門報告。接到消息後,姑蘇區公房管理部門第一時間向文物部門彙報,並趕赴現場勘查。

面對牆體內的石碑,工作人員深知保護的緊迫性與複雜性。他們緊急制定了詳細的處置方案,力求在不破壞石碑的前提下,將其安全取出。施工人員手持專業工具,小心翼翼地一點點剝離牆體與石碑之間的粘連物,每一個動作都精準而緩慢。爲減少石碑在搬運過程中的磨損,工作人員特意找來拖板車用於運輸,並且在每塊石碑之間仔細墊上紙板或軟布,做好隔離防護。經過緊張作業,6塊石碑終於被安全運至直管公房管理單位暫存,等待文物保護部門進一步處理。

目前,文物管理單位的專家已經趕到現場進行石碑的交接工作。經過初步鑑定,這6塊石碑的內容爲《平陽汪氏誦芬義莊》的莊規條例,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然而,由於年代久遠且長期處於缺乏保護的狀態,6塊石碑中僅有4塊內容相對完整,另外2塊上的部分文字已在歲月的侵蝕下模糊難辨。

此次發現不僅爲研究當地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也凸顯了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加強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姑蘇區公房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全力配合文物部門開展後續的考古調查和保護工作,同時計劃加強施工人員的文物保護意識培訓,在今後的各類施工項目中,提前制定更爲完善的文物保護措施,力求在城市更新進程中,最大程度地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讓古老的記憶在現代城市發展中得以延續和傳承。(蘇報融媒記者 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