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革命改變世界,人工智能賦能未來
從工業革命到進入信息化時代,技術革命帶來的生活改變一直伴隨着人類的發展。直到今天,社會信息化程度已經高度發達的當下,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和應用,使其從介入生活到逐步開始替代人類工作。我們在一邊享受智能AI、大語言模型帶來的生活便捷性的同時,一邊又在憂心忡忡人工智能對生活和工作本身帶來的衝擊。
在當下,人工智能被我們不斷地提起,無疑是其自身依靠深度學習等優勢而快速迭代,而讓我們感到擔憂。ChatGPT從3代到4代僅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但其能力卻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那麼人類要怎麼辦?怎麼面對快速崛起且似乎不可戰勝的AI似乎成爲了一種困擾,這種有些尷尬的處境似曾相識,讓許多人像第一次見到珍妮紡紗機的工人一般的無所適從。
而恰逢其時地,東方衛視《未來中國》第二季節目這期就討論到了人工智能的話題。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的首席副校長郭毅可從專業的角度,向大家科普了人工智能和大語言模型。特別是節目中討論到AI已經被很多學生使用,用來寫論文等等。郭毅可校長卻給出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回答,不但沒有排斥,反而以相當開放的態度支持AI進校園。特別是他提到,在人工智能的時代,我們必須要比誰提的問題好,而提問恰是創造力的第一步。訓練人工智能之前,我們需要先訓練自己。面對智慧革命的到來,只有以積極、開放、包容的態度,才能應對前所未有的變化。
《未來中國》節目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幾位青年團的演講從多種角度切入,科普了AI帶來的改變和在當下生活的應用,給我們對思考AI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科學青年薛來的演講中,討論了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話題,“AI會搶我們的飯碗嗎”,快速進步的AI在設計方面已經效率遠超人類,已經引起了大量焦慮,AI自身對此給出了一個殘酷又現實的回答,“工業革命擴大了就業機會,而AI革命帶來了廣泛的就業崗位流失和有限的轉型途徑”,這也不得不讓我們重新思考AI對於人的價值。而嶽嶽從AI的藝術創作談起,提到人工智能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要警惕這樣是否會消解藝術的嚴肅性、是否會引發版權侵犯等一系列問題。這可能是伴隨着科技進步而無法避免的陣痛。科學青年張佳偉更是直接來到了電子科技大學的機器人研究中心,見證了人工智能的外骨骼測試,在強大的意志力支撐和人工智能外骨骼機器的幫助下,高位截癱的女警黃曼竟然可以重新站立行走,原來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人工智能的介入已經在實實在在地讓一些人的生活變得更好。而最後科學青年洪辰瑤的演講中,提到她對未來生活的嚮往,人工智能男友無微不至的照顧也許就是我們的“理想生活”,當機器人開始有了情感互動,自然帶來了更多社會化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將會改變我們的社會結構,“數字家人”也許離我們真的不遠。《未來中國》第二季節目中提到的這些內容,充滿了科技發展背景下的人文關懷,在AI帶來的智慧革命的當下,有趣又有深度的科普讓我們對人工智能有了更多思考。
在當下,似乎個人的能力在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升級面前有些無力,因爲很多原本合理的人類活動逐漸被稀釋了價值。尼采提出過“要重估一切價值”的說法,那麼人的價值是什麼?
更確切來講,人相對於人的創造物——人工智能,有什麼獨特的存在意義?某種意義上,技術的升級帶來對人的促逼,對人的異化,對人從棲居地的驅趕。如果說海德格爾那個年代憂慮的還是技術對人從 0到 1 的驅趕,那麼現在技術的驅趕力可能是當時的無數倍。
但那能怎麼樣呢?人在不斷的驅趕下還是會有新的立足之地,這些新的領域恰恰是技術延展出來的。百年前的紡織工人的後代並不會接着做紡織,他可能是一名鐵路工人。他的後代可能是個電報員,之後會是電話員、股票代理以及現今擔心被淘汰的白領們。只要新技術所帶來的新領地足夠大,總有你我的容身之地。所以我們想要活下去,要做的就是不斷重估一切價值,而找到屬於人的價值和社會存在,也是節目中郭毅可校長在不斷強調的。
爲什麼人總要這樣與剛熟悉不久的舒適區匆匆分別呢?因爲這就是技術對人的促逼和驅趕。人被迫不斷改變自身來適應新的技術,淪爲技術的一種資源。這本身是件很可怕的事。正如節目中郭毅可校長所說的那樣,“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是人與機器的交流,創造機器的人,一定要創造一個更聰明的自己”。
如果把人的目的性簡單定義爲兩點:活着和創造意義地活着。那麼第一點在生產力不斷髮展的前提下毫無疑問是會變得更容易一些的,總還是能活着的。然而第二點卻會不斷受到挑戰。
如果說人能創造什麼意義,海德格爾所給出的答案是“林中空地”,王陽明給出的答案是“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汝心外。”也許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想法,但人的存在就是對宇宙的解蔽,技術本身也應該不過是我們解蔽的一個工具而已。然而這些說辭對廣泛的普通人的迷失毫無幫助,只能提供短暫的慰藉。
那麼現代人該如何安身立命?我不知道,也確實沒能力知道。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融入技術的危險當中,去找尋那拯救之力。這或許是一種思考,但也不會適合所有人。或許也可以是一些非功利性的愛好,一些新奇的人生體驗。技術提高了生產力,人就要學會把自己從生產當中解放出來,去思考更值得思考的。《未來中國》第二季的節目中就極大拓寬了我們的思考視野,從AI革命帶來的就業機會流失讓我們開始反思AI的價值所在,到AI的創作能算藝術品嗎,藝術品的定義似乎被消解並被AI重構了。而在電子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中,人工智能幫助截癱患者重新站立的場面讓人難以不爲之動人,技術的魅力又在此刻展露無遺。“數字家人”又讓我們再次思考人的社會性存在,社會性和情感能力真的一定是人類獨有的嗎,這一點在AI時代,很難再有堅定的答案。但無論如何,科技和社會總體發展水平的進步離不開每個人的思考,而《未來中國》第二季節目恰恰把科普做到生動有趣,讓每一個觀衆參與到這種思考中,這在今天是難能可貴的。
節目的最後,郭毅可校長送給青年的禮物是一個刻着“早日退休”的杯子,他說“早日退休”是做人工智能人的夢想,去做那些不是爲了吃飯而做的工作,而是真正想做的事,而不是不得不做的事,也許這恰恰是AI的革命帶給我們最深的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