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巡”守護歸程,爲春運安全加“鎖”
在春運這場盛大的人口遷徙中,鐵路的安全暢通至關重要。寶成鐵路作爲新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承擔着出川入蜀的重任,每日會有幾十甚至上百列客貨運列車行駛在這條鐵路上。在其K417巡檢觀測點,綿陽工務段正藉助科技力量,爲2025年春運的列車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傳統之困,催生變革之需。K417巡檢觀測點所處的竹園壩至斑竹園區間,地質結構複雜,孤石危巖衆多。以往依靠人工巡檢,鐵路工作人員需攜帶鐮刀、安全繩等防護備品,徒步在崎嶇狹窄的山路間排查。這種方式不僅勞動強度大,巡檢效率也十分低下。尤其春運期間,列車運行密度大增,每日超200趟列車通過該區段,傳統“人巡”的弊端愈發凸顯,難以滿足安全保障需求。面對挑戰,鐵路部門積極求變,以科技賦能,開啓了巡檢新模式。
科技賦能,築牢安全基石。“起飛,返航點已刷新,請留意返航位置。”1月19日,在寶成鐵路K417巡檢觀測點上,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綿陽工務段的嚴傑文和同事們熟練操控着無人機,專注地對鐵路沿線山體危巖孤石、擋牆等進行圖像採集與病害分析,全力保障2025年春運列車運行安全。寶成鐵路作爲新中國首條電氣化鐵路,是出川入蜀的交通要道,每日客貨運列車川流不息。
智慧巡檢,開啓守護新篇。爲提升作業效率,2025年春運伊始,綿陽工務段加大科技投入,在管內300餘公里線路上建立3個無人機機場,對孤巖危石重點區段實現全覆蓋週期性“智巡”。無人機憑藉預設的飛行路線和巡檢週期,可實現對沿線山體、危石等的實時監控,極大提升了巡檢響應速度和信息獲取能力。不僅如此,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讓無人機能夠克服極端天氣影響,自動識別安全隱患,實現全天候精準巡查。
這一變革不僅是技術的升級,更是鐵路部門爲民服務理念的生動體現。通過科技賦能,鐵路部門爲春運安全加上了一道“智能鎖”,讓旅客的歸途更加安心。這背後,是無數像嚴傑文這樣的鐵路人堅守崗位、默默奉獻,以實際行動詮釋着責任與擔當。
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相信會有更多先進技術應用於鐵路巡檢,爲春運安全保駕護航。而鐵路部門這種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精神,也將爲旅客帶來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體驗,讓春運這一獨特的文化現象,在科技的助力下,綻放更加溫暖的光芒。(龍書丞、楊鯉銀)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