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傷害 近7成照服員想離職
臺中市辦理體能運動工作坊,讓照顧服務員學習正確運動,緩和肌肉緊繃並提升肌力。圖爲彈力帶運動。(弘道基金會提供/陳世宗臺中傳真)
臺灣快速邁向超高齡社會,投入長期照顧服務的照服員不僅人力短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針對211位照服員進行調查,發現竟有高達近7成的照服員想離職,主要原因是工作負荷過高而產生身體問題,成爲國內發展長照的一大隱憂,職場安全值得重視。
弘道基金會指出,照服員的工作特質需長時間站立、走路及負重,還需經常協助個案移位;下肢負擔較重,長期執行重複性、高負荷動作,很容易造成下背疼痛、肌肉疼痛,或膝蓋、小腿部位痠痛、肩膀不適等,讓身體處於疲弱、慢性發炎狀態。
弘道去年對211位照服員進行調查,有高達60%的照服員在過去半年中,曾因工作導致肌肉骨骼傷害;63%認爲「身體問題」是目前最想獲得改善的困境;57%因爲「職業傷害」對照顧工作產生無力感;69%覺得可能造成離職的因素是「工作負荷過高產生身體問題」。
長照市場 出現隱憂
據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在2017到2018年進行的調查,發現照服員主要以女性爲主,年齡層多在45到54歲間,實際工作8小時居多。
女性爲主 年齡偏高
以弘道200多名照服員來看,45歲以上佔55%,年齡偏高下,體能逐漸衰退,並出現健康問題包括心血管、肌肉骨骼等相關疾病的風險增加,職業傷害風險也大幅提升。
弘道基金會執行秘書林博樺表示,臺灣邁向超高齡社會的時間,從原本的2026年往前推至2025年;一個「老得更快」的社會,如何推動更有效能的高齡服務,已經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