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打詐是好人與壞人的戰爭 為何好人總是輸?
臺北市內湖昨日發生母女雙屍命案,檢警根據54歲母親的遺書,懷疑是遭詐騙釀成悲劇。這類因詐騙而導致的案件,幾乎成了社會版的日常。詐騙案件如野火燒不盡,相關單位的形式主義與龜速打詐行動,是讓龐大綿密的犯罪組織網得以持續公然挑戰並嘲笑政府無能的主因。
看看統計就知道臺灣詐騙有多猖獗。
根據警政署「打詐儀表板」統計顯示,今年11月受理詐騙案18204件、財產損失金額126億7594萬元,民衆平均一天等於財損達4.2億元。光是昨(8)日一天內的詐騙受理案件就有452件,財損達2億6093萬元!這些都是民衆的血汗錢,更可能是有些人一輩子打拚所得,就這樣流到不肖的詐騙集團手中,透過迅速轉到虛擬幣帳戶內,瞬間消失,幾乎再難追回。
詐騙已成民怨之首,政府宣告打詐也不是一天兩天,爲何就是不見成效?相對於犯罪集團層層負責,形成有效率的詐騙產業鏈,政府各相關單位自身的垂直打詐能力及橫向合作效率,都難以望其項背。光是從源頭阻斷詐騙訊息這件事,已被行政院點名負責的數位發展部,就遲遲繳不出漂亮的成績單。
數發部今年用在打詐上的經費爲新臺幣1350萬元、明年約5800萬元。但數發部做了什麼值得拿出來說的事?他們可能會說,有喔,我們做了「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數發部在官綱上吹噓,自9月30日開始公測以來,15天當中總共有 12,501位民衆下載使用,其中有1,547位已經透過這個平臺通報過疑似詐騙訊息。數發部又可能會說,防詐相關四項子法於11月30日正式生效,已納管Google、YouTube、Line、Facebook、Instagram及TikTok等六大平臺,要求業者須在24小時內處理詐騙廣告,並強化廣告主身分驗證制度。
但事實上,這些社羣平臺上的詐騙廣告下架數量沒有明顯下降,每天24小時裡仍不斷有人接觸到詐騙訊息而上當。而公股機構還砸錢拍政令宣導影片,只會不斷提醒大家小心「愛錢的騙子」,成爲大家茶餘飯後的笑談。
至於在詐騙後端防堵金流的關鍵節點上,成效也寥寥可數。特別是金融犯罪調查師陳梅慧日前在國道上因離奇車禍身亡,更引發外界揣測她是否因「擋人財路」而死於非命。在疑慮未消之前,還有誰敢認真投入調查這類犯罪。
數發部在官網上有這麼一句:「打詐是好人與壞人之間不斷的攻防」。而民衆要問,爲何好人總是輸?公權力真的盡到應負起的責任了嗎?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臺北市一名婦人及其女兒昨天被發現陳屍住處,遺書透露投資遭詐騙。記者李奕昕/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