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科技園研發人員首次破百萬
日前,本市開展了2023年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實施體檢,形成《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實施體檢報告公衆讀本(2023年度)》,圍繞首都功能、城市規模、空間佈局、生態底線、城市治理、安全韌性、區域協同7個重點領域評估總規實施成效,總結首都建設和發展的年度特點,內容涵蓋北京中軸線申遺圓滿成功、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85.8萬人、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隧道實現雙線貫通、密雲水庫蓄水量時隔三年再創歷史新高等。
老樓加裝電梯完工量創歷史新高
在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方面,2023年,中關村科技園研發人員首次突破百萬人。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6%以上,基礎研究經費佔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比重在16%以上。
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85.8萬人,較上年末增加1.5萬人。城鄉建設用地規模下降。建設用地供應約六成投放在城市副中心和平原多點地區。
城市更新路徑不斷完善,城市更新項目有序實施。本市推動《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落地實施,梳理形成50項政策改革創新任務。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42個試點項目已完工31個。市屬老舊小區改造新開工355個、完工183個。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1099部、完工822部,完工量創歷史新高。
東六環入地工程隧道實現雙線貫通
空間佈局方面,2023年,北京優化城市空間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心城區堅持減量提質和重大項目建設一體推進。城市副中心承載力和吸引力穩步增強,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隧道實現雙線貫通。兩軸地區加強規劃實施統籌,《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劃(2022年—2035年)》正式公佈實施。城南行動計劃深入實施。
完善新型城鄉關係,持續提高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實施“百村示範、千村振興”工程,推進第一批19個示範村、52個提升村和12個示範片區創建工作。以“十百千萬”暢遊行動爲抓手,休閒農業高質量發展。軌道交通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推動城市向更高質量發展。《北京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23年—2028年)》獲批。
密雲水庫蓄水量再創歷史新高
2023年,北京加強非建設空間規劃管控,統籌全域自然資源要素系統治理。嚴格落實“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完成分區規劃修改維護,強化首都國土空間管控。編制市級耕地保護專項規劃。積極推進復耕復墾,完成永久基本農田覈實處置工作。
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4.9%。全市已建成各類公園1065個,成爲“千園之城”。第一道綠化隔離地區城市公園環公園達到109個,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40餘個公園相繼開放。密雲水庫蓄水量達35.8億立方米,時隔三年再創歷史新高。首次開展《北京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年—2035年)》實施體檢。實施永定河、潮白河等生態補水5.3億立方米,永定河順利完成全年全線有水的目標任務。持續推進清潔能源改造工作,年度完成103個村、3萬戶農村居民“煤改電”工程。
印發全國首個韌性城市國土空間規劃
2023年,北京經歷了“23·7”極端強降雨,首都城市韌性經受住重大考驗。高效開展災後恢復重建,妥善安置34.4萬名受災羣衆,759所受災學校全部如期開學,1萬餘套受損農民住房完成修繕,167條受損道路完成修復。按照“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完成門頭溝、房山災後重建規劃。
紮實推進韌性城市頂層設計,城市韌性水平得到持續增強,本市印發全國首個韌性城市國土空間規劃《北京市韌性城市空間專項規劃(2022年—2035年)》。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設施保障形成示範引領。在平谷區創新國家“平急兩用”發展先行區,改造“平急兩用”酒店14家、新型鄉村社區26個。結合災後恢復重建,建設房山區十渡應急保障中心、霞雲嶺鄉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門頭溝區水峪嘴村等安全應急小屋“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
運河商務區累計註冊企業2萬餘家
2023年,北京縱深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設取得積極成效。非首都功能疏解堅定有序,“新兩翼”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全面落實國家支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政策措施,以“交鑰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的“三校一院”開學開診。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提速,運河商務區累計註冊企業2萬餘家。
京張高鐵、京唐城際、津興城際等開通運營,鐵路營業里程超1.1萬公里,高鐵實現對京津冀所有地級市的全覆蓋。通勤定製快巴覆蓋北三縣、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等重點區域。2023年京津冀三省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全部邁入“30+”,較2014年下降57%以上。永定河山峽段、北運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順利完工。三省市聯合繪製完成6條重點產業鏈圖譜。累計成立15個跨區域特色職教集團(聯盟),組建22個京津冀高校發展聯盟。三省市全面取消異地就醫備案。
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設加快推進,重點地區協同聯動進展突出。京津雙城全面拓展合作廣度深度。開通天津港至北京大紅門及平谷等海鐵聯運班列。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發展步伐加快。廠通路全線通車,軌道交通平谷線加快建設。截至2023年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累計註冊企業達9932家,引進重點產業項目152個。文/本報記者張月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