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星鏈”啓航 商業航天加速起飛

本報記者 吳清 北京報道

近年來隨着航空航天、衛星互聯網成爲國際競爭新焦點,各國建設衛星互聯網的步伐在持續加速。

7月29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G60星座首批組網18顆衛星將於8月5日在太原發射中心發射。據悉,G60星座計劃今年發射108顆星,到2027年前,完成一期1296顆衛星的部署。此前,藍箭鴻擎科技向國際電信聯盟(ITU)提交了一個名爲Honghu-3的1萬顆衛星的星座計劃。

記者注意到,2014年,《國務院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發佈,明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商業航天,一大批民營商業航天企業迅速涌現。而10年後的2024年,商業航天作爲新質生產力的代表,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近日舉行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發佈的報告中再次提及,發展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力,加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

太空軌道和資源是稀缺和排他的,商業航天是一場競速賽跑。根據ITU數據,地球低軌衛星總容量約6萬顆,目前馬斯克旗下的SpaceX(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星鏈計劃”,要在2027年前將4.2萬顆衛星送入低軌。中國商業航天需要加速追趕。

對標馬斯克星鏈 與時間賽跑

提到航天產業,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神舟系列飛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嫦娥系列探測器等國之重器。

但當“航天”冠上“商業”這個詞後,它便成爲一個以市場爲主導、注重商業營利模式的航天活動。與傳統航天以國家爲主導、主要發射應用高軌衛星不同,商業航天是以市場爲主導,主要發射應用低軌衛星。

商業航天起始於本世紀初的美國,經過多年發展,馬斯克於2002年創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脫穎而出,成爲全球商業航天領頭羊,其“獵鷹”系列運載火箭2023年航天發射次數就達96次,將旗下的1948顆“星鏈”衛星送上了太空。

正像成熟的GPS定位系統,中國要有自己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美國有“星鏈”,中國也要打造自己的衛星互聯網星座。

ITU規定,衛星頻率及軌道按照申報順序獲得優先使用權,也就是先到先得。因此,發展商業航天是一件必須與時間賽跑的事業。

根據ITU數據,地球低軌衛星總容量約6萬顆,目前各國申報數量已超7萬顆。而按照SpaceX的“星鏈計劃”,要在2027年前將4.2萬顆衛星送入低軌。

頻率軌道資源有限,中國需要迎頭趕上。

2020年,中國向ITU提交了星座頻譜申請,計劃發射約1.3萬顆低軌衛星,代號GW。2021年,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第二年國家衛星互聯網建設計劃“星網工程”正式立項。此外,公開資料顯示,由上海市政府主導的G60星座也計劃發射超萬顆低軌衛星。

但提交申請並非一勞永逸,根據ITU規定,如果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發射,將被視爲放棄軌道使用權。

“未來5到10年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發展機遇期,國內企業要加油幹、拼命幹,抓住這樣一個窗口期,助力我國奪取未來空天話語權。”藍箭航天火箭研發部總經理、朱雀三號火箭總指揮戴政如是表示。

目前,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中心也正在加緊建設,計劃在今年實現常態化發射。

天風證券分析認爲,伴隨着GW星座、G60星鏈日益成熟以及海南衛星超級工廠建設落地,火箭與衛星從設計到製造都緊密聯繫,能有效地降低衛星製造及發射成本,我國商業衛星產業發展將進一步加速,火箭發射能力或將日漸提高。

機遇挑戰並存 萬億市場待開拓

根據國網星座計劃,我國預計要向太空發射近1.3萬顆衛星,同時“G60星鏈”衛星互聯網項目也計劃將1.4萬顆衛星送入軌道。業內人士認爲,未來5年,我國低軌衛星製造及發射需求有望進入增長爆發期,目前國內微小衛星年產能尚有90%缺口,而火箭發射能力,已成爲掣肘這些星座計劃能否如期完成的一個關鍵。

面對巨大的缺口和緊迫的時間窗口,洪泰基金投資人張欣蔚對記者表示,僅靠“國家隊”力量明顯不夠,民營商業航天公司需要加入,這也是近年來創新資本較多關注商業航天的重要原因。

而在2014年國家政策鼓勵民營企業參與航天后,一大批民營航天企業興起。在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就有一條著名的“火箭大街”,聚集着藍箭航天、星際榮耀、天兵科技、中科宇航、星河動力、東方空間等頭部民營火箭公司。

2020年前後,一批商業衛星公司宣佈獲得融資,經緯中國、高瓴創投等一線投資機構紛紛入局,但後來經歷了幾次火箭發射失敗等,投資人開始更冷靜地思考商業航天的商業化命題。

根據SpaceX官網發佈的信息,“獵鷹9號”火箭單次發射成本約每千克3000美元,而在此之前,全球商業航天發射成本在每千克1萬至2萬美元。按照馬斯克的說法,未來“星艦”入役後,要最終實現一天3次發射,每千克發射成本低至200美元的目標。

依託強大的發射能力和低廉的發射成本,SpaceX正在加速打造自己的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星鏈。與此同時,SpaceX通過構建商業航天全產業鏈,於2023年開始實現盈利,證明了這一商業模式能夠跑通。

參照SpaceX的發展路徑,戴政認爲我國商業火箭的發展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研發製造一次性小型火箭,類似於“獵鷹1號”;第二步,再研發製造部分可重複使用的中大型火箭,類似於“獵鷹9號”;第三步,研發製造可全部重複使用的大型運載火箭系統“星艦”。

如今,我國民營火箭企業已經跨過了第一步,如今正在邁向第二步,即研發一款一級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

據悉,藍箭航天的朱雀三號計劃明年首飛,其定位爲大型可複用液氧甲烷運載火箭,一子級設計複用次數不少於20次。未來其發射成本將下降到每千克2萬元以下,相比目前國內民營火箭每千克約8萬至11萬元大幅降低。

張欣蔚認爲,目前國內還沒有哪家火箭公司有很成熟的產品、能穩定重複多次地完成衛星發射任務、真正實現商業化的。業內人士認爲,當前火箭公司研發投入非常大,盈利至少還要5年左右的時間。

不過業內認爲,雖然困難和挑戰重重,但中國發展商業航天依然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一位商業航天人士對記者表示,首先中國作爲製造大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的全部工業門類,具備製造產業鏈成本優勢;我國重視理工科教育,培養了大批工程師,具備人才優勢;同時,近年來,國內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支持商業航天發展,政策優勢凸顯。

據悉,2023年,我國商業運載火箭的發射次數和成功率顯著提升,共實施發射13次,相比2022年的5次同比增長160%。而據《2023中國商業航天產業投資報告》,2023年我國商業航天行業發生的投融資事件超過80起,融資總額突破200億元。

2024年7月29日,國泰君安發佈研報稱,商業航天作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目前正從導入期轉向成長期,政策支持有望推動其快速發展。參考SpaceX估值2100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有望達萬億級。

雖然對大多數公司來說,目前仍面臨衛星供給不足、火箭運力低、發射成本高等難題,距離盈利仍有距離,但未來萬億級的市場就如同廣袤的太空,依然留下了廣闊的想象和開拓空間。

(編輯:張靖超 審覈:李正豪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