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協會:認爲行業進入寒冬是過度擔憂

界面新聞4日報導,11月3日,四川省宜賓市召開光伏產業高品質發展大會,劉譯陽在會上表示,當前業內過度關注短期波動,而忽略了長期的確定性。當下的波動、太陽能行業的優勝劣汰、去僞存真,實際上對於技術進步、降本增效極爲有利。此次波動後,可以很快將沒有技術、品牌競爭力、撈快錢的企業出清,有利於行業的洗牌。

劉譯陽稱,「中國光伏已經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但在充滿機遇的同時依舊面臨着嚴峻挑戰」。

他指出,在大陸,太陽能行業由於受到了未來預期的高度確定性的引領,各環節擴展規模均出現了大幅提升,競爭程度正在加劇,外界產業鏈的嚴重過剩等各種聲音此消彼長。

在過剩預期下,近日太陽能產業鏈價格大幅下滑,矽料兩週降了近兩成,帶崩整個產業鏈價格,元件目前招標價格甚至不到每W人民幣1元。

劉譯陽表示,業內部分聲音所認爲的光伏進入「寒冬」,是一種過度擔心,絕大部分企業前三季利潤都創了歷史新高。

今年前三季度,除矽料企業受到此前業績高基數影響出現淨利下滑外,多數電池、元件企業的業績仍在正增長。四大組件龍頭中,除隆基綠能外,淨利增幅均在100%以上。

劉譯陽表示,新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是當前國際上少數的共識,太陽能是這其中代替性最高的,且中國是全面的盈利狀態。未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需求都是星辰大海。只不過目前供給太快。

他認爲,產業鏈價格降低時,將帶動需求量。當太陽能加上其他儲能形式,將大大代替傳統能源。尤其在發展中國家,太陽能可以幫助他們跳過建立傳統大電網、傳統能源形勢等階段,直接進化到綠色、可持續的電網形態。尤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將助力更多發展中國家打造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力。

劉譯陽並高度肯定今年前三季太陽能行業的發展。他說,在全球碳中和及能源轉型的趨勢下,中國太陽能產業迎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前三季,中國太陽能產業繼續實現快速發展。前9月,國內多晶矽、矽片、電池片組件產量年增長都在70%以上。

出口方面,前9月,中國矽片、電池片、元件出口量分別年增長88.3%、74.3%和33%,太陽能產品已經成爲外貿的新三樣之一,且在其中佔比較高。

在應用端方面,據劉譯陽介紹,前9月,大陸太陽能新增裝機已經超過128.94 GW,年增長140%,三個季度就遠超去年的歷史最高水準。同時,N型產品不斷擴大應用,技術呈現百花齊放態勢。

劉譯陽還在大會發言中提到,在國外競爭方面,各國出於發展本土供應鏈的需要,特別是認識到了太陽能對未來第四次能源革命的重要性,紛紛推出支持政策扶持製造業,同時推出了一些限制性的決策,以抑制中國太陽能在全球的競爭態勢;產業鏈低碳發展趨勢,也對中國太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劉譯陽表示,海外目前佔中國太陽能企業市場的60%,未來佔比或更高。太陽能出海是趨勢,製造業出海,有利於打造中國企業的內控和能力,保持住自身行業的領先。此外,出海有利於改善或維護國家良好外交環境,和歐美等國家互利共贏。

他表示,除了歐美等國,廣大的人口在非洲發展中國家,未來如果太陽能企業要奠定長遠的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