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的脊樑還在嗎?
(圖/本報系資料照)
今年是中國國民黨建黨130週年,這個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華人政黨,從誕生之初便承載着沉重的歷史使命。
與其他政黨不同,國民黨擁有完整的立國思想體系,是一個有理念、有靈魂的政黨。它曾以堅韌的脊樑支撐起整個中華民族的希望,帶領國人昂首挺胸地走過革命歲月,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從推動北伐統一全國,到贏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再到堅定實現憲政,國民黨始終站在歷史的潮頭,成爲世界五強之一的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即便撤退至臺灣,國民黨依然不改初心,推行和平土地改革,致力於經濟建設與教育普及,堅守民主憲政與中華文化的傳承,延續「民族、民權、民生」的核心理念。
然而,當今的國民黨,是否還稱得上那個堅守理念、敢於挺直脊樑的政黨?過去20多年,臺灣推動了一場「去國父思想、去中國史、去中國人、去中華文化、去文言文」的「去中國化」運動,對國民黨的核心價值與歷史認同進行摧毀。在近十年間,民進黨更是以「轉型正義」爲名,對國民黨進行政治清算與鬥爭,並試圖透過侮辱蔣介石的個人形象來削弱國民黨的歷史合法性。
面對這些挑戰,無論在理念堅守還是行動力上,國民黨似乎失去了骨氣,顯得疲軟無力,脊樑還在嗎?在「去中國化」的浪潮下,國民黨高層非但未能積極反制,甚至在重新掌握權力時也無法撥亂反正,而是隨波逐流。部分黨內當權者更認爲,避免提及「中國人」的認同,是一種迎合選民的「政治正確」。而面對民進黨以「轉型正義」攻擊蔣介石與國民黨的歷史時,國民黨高層也選擇退縮,甚至背離了自身的理念與光榮歷史,深怕影響自己的「中立」形象,進一步失去了所謂「中間選民」的選票。
更令人擔憂的是,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同樣陷入迷失。民進黨無法處理兩岸議題,選擇完全依附於美國,甘願做美國的奴才。而國民黨非但未能提出清晰的政策方針,反而以比民進黨更「親美」爲榮,連對「九二共識」也開始採取模糊的態度。這樣的國民黨,逐漸變得與民進黨無異,不僅在國內政治中迷失了方向,在國際上也喪失了獨立自主的氣度。
今日的國民黨卻似乎忘記了初心,與民進黨一樣甘願成爲美國的棋子,配合美國把兩岸戰場放在臺灣本島的策略,選擇以購買更多武器來尋求安全,而非透過對話與溝通來創造兩岸的和平。
曾經的國民黨是一個有情懷、有理想、願意犧牲的政黨,如今卻變得組織鬆散、理念蒼白,年輕人黨員比例也驟減。連總統候選人初選制度都可以取消,黨內民主幾近消失。
國民黨如何才能重拾脊樑骨?首先,必須找回自己的理念,重新確立對中華民族史觀、身分與文化的認同,喚醒黨的核心價值。其次,需要確立清晰的方向,不應追隨民進黨的腳步,更不應成爲美國的奴才,而是提出切實可行的兩岸政治解決方案,與北京政權進行對話,爲兩岸和合與中華民族的共同振興創造機會。最後,必須重建內部制度,落實大公無私的民主選舉機制,杜絕因人設事、專裁獨斷,重建黨內信任。做到以上3個基本點,纔有存在價值,脊樑直了,黨才能夠擡頭挺胸,得到尊重。
130週年的黨慶即將來臨,但國民黨是以什麼姿態來面對這個重要的日子?是繼續低頭折腰佝僂地慶祝,還是願意挺直脊樑,勇敢反思過去?今年難料,但「士不可不弘毅」,期待明年的黨慶,國民黨能夠重新找回初心,挺直脊樑,以嶄新的姿態帶領黨員與支持者昂首前行。(作者爲孫文學校總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