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急劇放緩 專家:美國必須改變對華戰略判斷
中國應對Omicron採取的清零政策導致經濟成長重挫,西方智庫與投資專家認爲,西方社會可能要改變中國經濟將長期快速增長的戰略判斷,對中國經濟可能放緩做好應對方案。圖爲上海爲防疫建立的社區隔離設施。(圖/路透)
中國數十年來經濟高速發展與國家實力崛起的趨勢獲得全世界矚目,大多數國家也以此來擬訂與中國交往的策略。不過,最近中國經濟急劇放緩讓部分學者與專家開始改變中國經濟未來走向的判斷,甚至認爲美國與其他西方國家也應該在對華戰略判斷上做大幅調整。
《美國之音》指出,最近幾個月有關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驟減的分析不絕於耳,其中包括繼瑞銀和摩根大通分別調低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經濟研究機構彭博經濟也預測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或將跌至2%上下。美國總統拜登甚至引述經濟學家預測稱,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可能超過中國,這是近半個世紀以來從未發生過的現象。
美國經濟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以「重新思考中國經濟未來」爲題發佈報告說,過去從未考慮到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疲軟的問題,但是,未來人們對中國經濟走向的共識會越來越少。華盛頓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研究員辛格爾頓(Craig Singleton)認爲,無論是國際地緣政治格局,美國對華政策都是基於中國經濟持續崛起的推論而設計,沒有考慮到如何對中國經濟衰落尋求安全管理。
報導說,澳大利亞洛伊研究所最近一篇論文指出,中國崛起的的立論是建立在中國經濟增速4-5%的基礎上,而2–3%的增長率將令中國的未來極爲不同。就算到2030年左右中國會超過美國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但可能永遠不會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領先優勢,即使到本世紀中葉,中國人均富裕程度和生產力可能仍遠低於美國。
這份報告強調,對中國崛起的期望應該大幅下調,尤其是有關中國崛起對地緣政治影響的預估更是如此。榮鼎集團分析師·韋斯特(Charlie Vest)說,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都需要面對中國近期、以及今後幾年經濟大幅放緩的現實,否則可能導致政策與投資策略失誤。
不過,卡託研究所研究員帕卡德(Clark Packard)提醒說,雖然美國將中國列爲最大的戰略挑戰,但中國經濟迅速衰敗同樣也對美國不利。美中兩國有千絲萬縷的經濟聯繫,在美國通脹大幅攀升、經濟面臨衰退的情況下,中國的衰落也會殃及美國。
帕卡德警告,中國經濟崩潰會給美國帶來的潛在安全隱患,中國領導層過往靠着經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來獲得強大的執政合法性,一旦經濟崩潰導致社會動盪,中國領導層可能會試圖以激進的外交政策或行動來轉移經濟問題造成的社會不滿。他說,「無論是香港還是臺灣、南中國海都存在許多爆發點,當經濟崩潰可能導致一個更危險的世界時,爲中國經濟崩潰而歡呼是極不明智的。」賓州大學中國項目和戰略計劃主任斯科特.摩爾甚至說,「我不認爲目前將政策建立在對中國衰落的預期之上是明智的作法。」
越來越多的經濟觀察人士認爲,中國經濟的深層結構性矛盾、治理模式等等一系列問題在多年積累下來之後已經到了再也無法迴避的地步,中國目前的困境前所未有。例如近期中國在Omicron防疫上採取的嚴格清零政策,不僅會徒勞無功,而且後果嚴重,正在引發對中國經濟正常運行的擔憂。
中國問題專家摩爾還,按照普遍接受的衡量標準,中國仍然幾乎肯定會超過美國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中國的生產力、創新能力表現出非凡的抵禦宏觀經濟衝擊的能力,但也面臨人口結構變化和地方政府債務等嚴峻經濟挑戰,他說:「我認爲總體上,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中國這種模式帶來的劣勢至少與優勢一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