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咖啡第一村”的工會元素

原標題:“中國咖啡第一村”的工會元素

工人日報客戶端訊 7月26日上午,雲南保山市總工會副主席唐山乘車從怒江邊,沿一條混凝土打造的寬達8米的筆直村寨公路一口氣來到新寨村的5號莊園二樓,來了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進展。

58歲的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村聯合工會主席王加維笑盈盈地等着他。

2022年7月21日,保山市委、市政府“兩辦”發佈《關於推動保山小粒咖啡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培育一批集咖啡種植、加工、展銷、休閒、體驗和觀光爲一體的精品咖啡莊園,打造、提升一批以 5G網絡技術爲基座的數字化‘智慧 農業’咖啡莊園。”

“中國咖啡第一村”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潞江鎮,是新寨村的別名,此外,也是“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新寨村有4個自然村,有9個村民小組,502戶,2082人,全村以種咖啡聞名。種咖啡土地面積是13600畝,人均5.7畝,每年總產量4000噸左右,2023年的產值達到1.3億。

“201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150元,去年底這個數字變成了30860元。”王加維說。

2012年7月3日,王加維從保山市區離開自己的建築企業,來到新寨行政村出任黨總支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希望爲鄉親們脫貧做點貢獻。

結合新寨村的實際情況,王加維組織咖農成立了7個合作社,實行“統一種植,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同時,還邀請專家來給村民進行相關方面的技能培訓。同時,組織村民中的男性參加培訓電焊技能,女性參加廚藝培訓,“培訓了128名取證電焊工,365名取證廚師。”他說。

如今,伴隨咖啡產業勃興,新寨村配套搞起了旅遊,王加維說,“這些有證廚娘家家辦起了農家樂旅遊,現在全村502戶村民,家家有持證人才,在咖啡生產之外,又增加了旅遊收入。”

“我們還請專家對全村做了規劃,新寨村處於熱區,但位於一片有傾斜度的山坡上,隨海拔的升降,可以種植不同的經濟作物,”王加維說,“我們請土壤專家來做過土壤成分的分析檢測,海拔600米到800米適合種熱帶水果,800米到1000米種蔬菜,1000米以上種咖啡,不同的海拔種不同的作物,讓村民的收入方式更多元。”

保山全市共有基層工會2159個,全市955個村(社區)實現工會組織全覆蓋,百人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建會入會率達88.68%,新寨村聯合工會就是其中之一。

在唐山的記憶中,早在新寨村開始以咖啡產業爲龍頭昂揚發展之際,保山市總工會和隆陽區總工會就及時切入,成立了工會聯合會。“新寨村建設咖啡產業工人圖書藝術體驗館,市總給予了5萬元的幫助,通過種咖啡技能大賽等,使得1000多人變成了產業工人,我們先以工作覆蓋,接着就是組織覆蓋。”

據隆陽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楊義凱介紹,新寨村聯合工會成立於2012年7月,會員由本村“兩委”、“監督委”成員、村民小組長、黨小組長、私營企業職工等組成,會員共計32人。

2017年6月,新寨村聯合工會向隆陽區總工會申請打造村級工會示範點(職工之家)資金2萬元,按照建設美麗鄉村的要求,新寨村聯合工會認真組織廣大會員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和培訓活動,引導廣大會員投身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在活動中,新寨村涌現出一批致富能人,帶動了村內經濟發展,村民經濟收入有了明顯提高。

楊義凱介紹,隆陽區總分4步推動咖啡產業產改工作——一是強化技能培訓;二是大力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三是發揮勞模先進帶動作用;四是建設新寨村咖啡產業工人圖書藝術體驗館。具體包括“全面落實‘技能雲南’隆陽行動,通過新型學徒制培訓、政府補貼性培訓、社會化培訓等方式,近3年來共計培訓咖啡師、電工等技能人才300餘人次。在新寨村舉辦保山小粒咖啡示範性勞動和技能競賽咖啡豆採摘比賽,30個代表隊90名咖農參加競賽。大力發揮保山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保山工匠黃家雄咖啡領域的專業特長,在咖啡育苗、種植、加工工藝全過程給予指導。2023年,在保山市總工會給予的5萬元資金補助下,建設以工會驛站、職工書屋、職工培訓中心、職工之家等爲一體的咖啡產業工人圖書藝術體驗館。保山市總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成科說:“保山市是農業產業大市,圍繞農產品爲核心的產業建設就是‘產改’的重要範疇,新寨咖啡村的‘產改’模式爲全市產改’工作提供了一個範本。”(陳昌雲 王開基)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