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爲大”(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原標題:“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爲大”(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爲大”(總書記的人民情懷)(來源:人民網)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爲大。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爲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考察時強調。

“要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把各族人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把各方面的力量廣泛凝聚到一起,共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共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盛舉。”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長城花園社區考察時指出。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

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小康夢、強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既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也是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黨的二十大閉幕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外出考察就來到陝西延安。

在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聽說老鄉們通過築水壩、搞滴灌和精細化管理,有效解決了用水和灌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稱讚道:“這就是農業現代化,你們找到了合適的產業發展方向。”

從1940年陝甘寧邊區延安自然科學院引入蘋果苗木,到如今蘋果產業成爲延安全市覆蓋面最廣、持續效益最好、對農民增收貢獻最大的特色產業,火紅的蘋果,見證了現代化道路上夢想到夢圓的跋涉,也映照着一個百年大黨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

現代化不僅要看紙面上的指標數據,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只有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纔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更好的日子,體現在頂層設計中,是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落實到日常生活裡,是一日三餐的柴米油鹽、社區學校的琅琅書聲、開在家門口的老年食堂、拎包就能入住的長租公寓……

“國之大者”,也是羣衆“小事”,老百姓的需求從來都是實在的、具體的。

在全局上擘畫,在細微處推進,一大一小間,彰顯“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爲生活品質”的爲民擔當。

在上海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看“新上海人”的“安居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

在四川宜賓學院,考察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叮囑“民生首先是就業”;

在福建三明市沙縣總醫院,瞭解醫改惠民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健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

“我到地方考察,總要到農村、城市社區,看看人民羣衆生活得怎麼樣,有什麼好的經驗可以交流推廣,有什麼操心事、煩心事需要我們解決。”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在心。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光是解決14億多人的吃飯問題,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還有就業、分配、教育、醫療、住房、養老、托幼等問題,哪一項解決起來都不容易,哪一項涉及的人羣都是天文數字。”

悠悠民生事,枝葉總關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浙江省,經濟長足發展,卻一度被“重城輕鄉”困擾。2003年,在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謀劃部署下,浙江啓動“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

“千萬工程”以人居環境整治爲切入點,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羣衆。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義烏市後宅街道李祖村,肯定這裡是浙江“千萬工程”顯著成效的一個縮影,勉勵大家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今年4月在重慶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好用好“千萬工程”經驗,“聚焦現階段農民羣衆需求強烈、能抓得住、抓幾年就能見到成效的重點實事,抓一件成一件,讓農民羣衆可感可及、得到實惠”。

“希望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能爲解決民生問題投入更多的財力物力,每年辦一些民生實事,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

中國式現代化之所以走得通、行得穩,關鍵在於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發展向前,民生向暖,中國式現代化的民生答卷在不斷書寫。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06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