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貌)賦活歷史文化 “新文旅”風起中原

(原標題:(中國新貌)賦活歷史文化 “新文旅”風起中原)

中新社鄭州9月25日電 題:賦活歷史文化 “新文旅”風起中原

中新社記者 肖開霖 闞力

在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之一的《四神雲氣圖》前,臺灣青年鼕鼕認真端詳着這幅長5.14米、寬3.27米的西漢壁畫。

已在大陸生活十幾年的鼕鼕,被近幾年頻繁出圈的河南文旅折服,喜歡追着走紅的主題展開沉浸式旅遊。今年中秋節,河南衛視“中秋奇妙遊”節目再掀國潮風,在以《四神雲氣圖》爲靈感創作的舞蹈中,青年舞者飾演“雲氣少女”在虛擬壁畫中穿梭。此次再訪河南博物院,鼕鼕跟隨“雲氣少女”尋找壁畫裡的“四大神獸”。

從考古盲盒到《唐宮夜宴》,從《洛神水賦》到洛陽漢服,從《滿江紅》帶火湯陰岳飛廟到開封“王婆說媒”現場人山人海……近年來,河南不斷通過新形式、新技術、新手段等現代創意手段活化歷史文化資源,塑造出多個文化IP,不僅讓古老文化披上時尚外衣帶來更多海內外關注,也一次次帶熱當地文旅市場,走出一條文旅文創融合發展的新路,助力河南破解文旅領域“有形式、缺內容”“有名聲、缺支撐”“有流量、缺轉化”等問題。

入選2021年“十大年度國家IP”的《唐宮夜宴》,讓圓潤討喜的“唐宮少女”忙了起來。鼕鼕身邊不少臺青曾專程到文博場館“追星”,搶購復刻唐俑、體驗唐代妝飾、觀看“唐宮小姐姐”演出。

2024年4月2日,舞蹈演員在洛陽龍門石窟展示敦煌舞蹈。

記者 韓章雲 攝

《洛神水賦》《龍門金剛》的連續走紅,則讓古都洛陽熱度不減。畢業於意大利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的陳晨,曾隨一衆華裔青年專程前往洛陽,體悟曹植筆下《洛神賦》的神韻和意境,在龍門石窟尋找《龍門金剛》中“龍門樂伎”和“金剛大力士”的石刻。

陳晨拍下很多石窟造像分享給同學並表示,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1500多年的歷史沉澱爲當代藝術提供了借鑑,藝術創新應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刻有歷史印記的藝術作品,往往更有傳承價值。

在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看來,通過跨界融合的方式轉化歷史文化資源,持續引發公衆情感共鳴,說明公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認知、認同已達新高度,是文化自信和歷史自信的充分體現。

河南文旅新貌的涌現,與該省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基本同步。2021年,該戰略被列爲河南“十大戰略”之一,以推動河南厚重歷史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爲發展優勢,將文旅文創培育成爲戰略性支柱產業。此後,該省又明確加快文化旅遊資源大省向文化旅遊強省進軍的路線圖、任務書和時間表,提出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體系,並陸續發佈多條文物主題遊徑和主題旅遊線路。

隨着對歷史文化資源轉化意識的持續提升,在中原大地,越來越多的文博機構通過開發沉浸式文旅項目吸引年輕人,沉浸式旅遊演藝、劇本娛樂、考古研學等新興文旅業態得以全面發展。

以洛陽爲例,這座擁有夏都二里頭、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故城、隋唐洛陽城等五大都城遺址的古城,正結合大遺址保護利用打造“現代唐風”城市風貌,同時聚焦沉浸演藝、劇本娛樂、漢服體驗、電競數娛、高端民宿等,打造多元文旅業態,其特色文創產品開發亦風生水起,包括牡丹瓷、新式唐三彩在內,品種超2000種。

“新文旅”風行洛陽,也帶來當地文旅市場的較快增長。今年1月至8月,洛陽累計接待遊客1.16億人次,旅遊總收入近90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分別增加14.2%和16.1%。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宋朝麗分析稱,河南積極探索歷史文化資源的活化利用,推出多種沉浸式文旅項目,讓文化表現形式愈發多元,將傳統文化融入民衆日常生活,成爲百姓日用而不覺的組成部分,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據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河南省接待遊客9.95億人次,旅遊收入近9646億元。2024年,河南定下“更進一步”的目標,力爭全年遊客接待量突破10億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萬億元。剛剛過去的中秋節假期,河南接待國內遊客1884.5萬人次、旅遊收入91.6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