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評論:打通行業堵點,讓養老護理更有溫度

核心觀點: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持續推出了系列政策舉措,對養老護理業發展給予大力支持,成效逐漸顯現。同時也要看到,當前該行業還有一些堵點需要打通、短板有待補齊。讓養老護理更快發展、更有溫度,有賴於多方協作、羣策羣力。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近日,全國不少地方紛紛舉辦養老護理職業技能競賽,爲銀髮經濟增添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比賽既考覈專業技能,也考察愛心耐心。養老護理,的確不是簡單的事。

我國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60歲及以上人口近3億。值得關注的是,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據測算,2035年前後,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守護“夕陽紅”的養老護理業是朝陽產業,它發展得如何,關乎廣大老年人家庭幸福,還關係到擴大就業容量和激發消費潛能。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持續推出了系列政策舉措,對養老護理業發展給予大力支持,成效逐漸顯現。同時也要看到,當前該行業還有一些堵點需要打通、短板有待補齊。讓養老護理更快發展、更有溫度,有賴於多方協作、羣策羣力。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衆多專業化的人才。相關研究顯示,我國對養老護理員的需求規模至少也在600萬名以上,但目前從業人員只有50萬多名。養老護理人才短缺的狀況愈發凸顯,而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也對從業者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破解養老護理人才短缺難題,提升從業者綜合素質,推進職業教育、開展大規模技能培訓、舉辦職業技能競賽無疑都是重要的抓手,而發展區域勞務協作、強化激勵機制、完善職業標準等也不可或缺。

在這些方面,不少地方都進行了有益的實踐探索,也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範例。例如,山東省對設立養老服務專業的院校給予高額補助,全省設立養老及相關專業的院校達到275所、在校生23.7萬人,數量均居全國首位;又如,山西省成功打造了“呂梁山護工”勞務品牌,服務範圍覆蓋十多個省份;再如,上海市近日發佈並啓用了3個養老從業人員培訓標準,聚焦陪診、安寧療護和居家護理中的重點難點……推動更多高素質人才進入養老護理業,還要久久爲功。

補齊行業短板,打通消費堵點,需要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多層次的養老護理服務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而發展長期照護服務則是其中的重要內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我國長期護理保險自2016年啓動試點,截至2023年底,已覆蓋49個城市、超1.8億人,累計有236萬人享受待遇。雖然試點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切實減輕了衆多家庭的經濟和事務負擔,但這只是好的開端,接下來還要加快擴大覆蓋面,進一步拓展籌資渠道,將更豐富的養老護理場景納入支付範圍,並不斷完善養老護理相關體制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社會上對養老護理還存有種種偏見,這也制約着該行業的健康發展。現在養老護理員的薪酬越來越高,給他們發放一次性入職獎勵的地方也越來越多。而對相關從業者來說,除了物質激勵外,正向評價同樣重要。調查顯示,大部分從業者都認爲,養老護理工作有獲得感,因爲老人在自己的幫助下,感受到了溫暖,生活狀態變好了,雙方也形成了更強的情感聯結。

不過,仍有不少人覺得養老護理是“伺候人的髒活兒、累活兒”,因而不願從事;有些亟需護理的老人也不理解兒女的良苦用心,或者擔心被人“指指點點”,因而不願被護理。這就需要進一步健全養老護理人才評價機制,並且有針對性地加強社會支持和宣傳。對於養老護理的社會認同度越高,進入這個行業的人才越多,行業發展得越好,受益的老年人及其家庭也就越多。(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鄧浩)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爲@)。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啓事。

相關文章:中經評論:托起幸福“夕陽紅”,需要更多養老護理人才

進一步優化和擴大養老服務供給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