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評論:向“新”提質,加快建設製造強國

核心觀點:回望過去,75載艱苦奮鬥,鑄就了大國工業的歷史性發展成就。立足當下,中國製造仍處在由大變強的重要關口,必須把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突出重要位置,補短板、鍛長板,打造新的競爭優勢。新徵程上,乘“數”而上、向“新”提質,大國製造必將不斷突破發展瓶頸,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

這個國慶假期,有人乘坐高鐵追尋“詩和遠方”,有人開着新能源車走親訪友,有人宅在家裡刷着智能手機看視頻……這些我們已經習以爲常的生活,都與中國製造密不可分。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歷史與實踐表明,沒有強大的製造業,就沒有強盛的國家和民族。一國工業化的廣度和深度,也決定了其現代化的進度和程度。新中國成立之初,百業待舉,我國工業經濟在設備落後、產能低下的薄弱基礎上艱難起步。經過75年發展,工業經濟實現了規模總量的跨越式增長和發展質量的顯著提升,以強大的實力推動我國由農業國成長爲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

從“造不了”到“造得出”再到“造得好”,我們用幾十年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120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39.9萬億元,總體規模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整,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持續提升。在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四成以上產品產量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26.2%,佔全球比重約30%,成爲全球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75年前,我國僅有少量的對外出口。改革開放後,中國製造不斷夯實產業基礎並全面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截至2023年,我國已連續7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更重要的是,中國製造不斷提升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國際競爭力,持續優化出口產品結構。2023年,機電產品在出口總額中佔比達58.5%,其中,汽車出口522萬輛,我國首次成爲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製造業的核心是創新,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力更生奮鬥,靠自主創新爭取。回顧75年曆程,工業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創新的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紛繁複雜的外部環境,我國始終把發展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大國製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快速推進,工業經濟增長質量進一步提升。

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19362億元,比2000年增長38.5倍;2023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認定中國爲全球最大國際專利申請國;2023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爲15.7%,比2012年提高6.3個百分點;目前,我國重點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80.1%,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2.9%……今天的中國製造,到處是日新月異的創造。

回望過去,75載艱苦奮鬥,鑄就了大國工業的歷史性發展成就。立足當下,中國製造仍處在由大變強的重要關口,必須把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突出重要位置,補短板、鍛長板,打造新的競爭優勢。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作出重要部署,這爲我國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指明瞭方向、明確了路徑。新徵程上,乘“數”而上、向“新”提質,瞄準“高科技”、追求“高效能”、邁向“高質量”,着力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建設以先進製造業爲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國製造必將不斷突破發展瓶頸,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鄧浩)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爲@)。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啓事。

相關文章:中經評論:中國家電憑什麼全球“圈粉”

中經評論:以“新”提“質”,夯實中國製造發展根基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