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應確立中國全固態電池開發技術路線圖
國內新能源汽車和液態鋰電池技術路線引領全球,應當在全固態電池開發中,也建立起中國技術路線圖。
4月27日,在CIBF2024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討會上,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作出上述表態。
與傳統的液態鋰電池相比,全固態電池放棄了液態電解質,轉而採用固態電解質材料。這一差別使得全固態電池擁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和溫度適應性等特點,被認爲是下一代鋰電池的首選方案之一。
但目前全固態電池產業化仍然面臨一系列科學難題,在關鍵材料、界面、複合電極、單體電池等不同層面都需要進一步攻關。
歐陽明高稱,日本和德國均已確定全固態電池技術發展時間表,但中國還沒有正式發佈國家級的全固態電池技術路線圖。國內目前對於對全固態電池的認知不一,技術方案多元,主流技術路線尚未確定。
日本2020年發佈的路線圖明確,在2025年和2030年,其全固態電池計劃分別實現600瓦時/升和1000瓦時/升的體積能量密度。體積能量密度是決定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的關鍵指標。
在歐陽明高看來,對於中國全固態電池的技術路線,應定位於保持優勢並防範技術顛覆,在攻克全固態電池技術的同時,兼顧優化液態鋰電池技術。
這與日本和歐美對於全固態電池的定位有很大不同,相較於中國,日本和歐美在液態鋰電池方面處於落後地位。其發展全固態電池的目標,在於顛覆中國在液態鋰電池方面的優勢。
根據SNE統計,去年全球裝車量前十的動力電池企業中,有六家爲中國企業,市場份額總計超過六成。目前裝車的動力電池主要爲傳統的液態鋰電池。
歐陽明高援引機構的預測數據稱,到2030年,全球鋰電池需求量爲6000吉瓦時。即使全固態電池屆時佔比達到1%,鋰電池市場大部分仍然屬於液態鋰電池。
歐陽明高稱,未來3-5年,中國應打通全固態動力電池全技術鏈,實現現有轎車動力電池換代。在該階段,全固態電池質量能量密度達到300瓦時/公斤,體積能量密度達到600瓦時/升,在低溫、快充、安全等性能方面全面提升。
在未來5-10年,中國應突破高比能量全固態動力電池,質量能量密度達到500瓦時/公斤,體積能量密度應達到1000瓦時/升,實現未來交通的全面電動化。
歐陽明高稱,國內衆多高校及企業都致力於固態電池研發,技術路線多元化,固液混合電池和全固態電池均有佈局,並以固液混合電池爲特色。
固液混合電池的電解質融合了固態和液態兩種形態,因此也被稱爲半固態電池。蔚來、上汽集團等車企均已推出搭載半固態電池的車型。
歐陽明高認爲,作爲過渡技術路線,國內發展半固態電池有必要有且意義,但更重要的目標,仍是具有顛覆性的全固態電池技術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