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變竹籤 小竹籤捅出大簍子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3月12日電(通訊員 萬恆易)近日,歷時兩個小時手術,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醫師王鵬飛成功從患者體內取出了一根穿透胃壁進入肝臟的竹籤。這根看似不起眼的3釐米長的小竹籤,凝聚了肝膽胰外科、超聲科醫生們共同的智慧和堅守,將一名懷疑“胃癌”的患者拉回到原本正常的人生軌跡!3月12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右側爲手術取出的竹籤

“被診斷爲癌症對我和我的家庭來說真是晴天霹靂,”患者爲此從湖北遠赴北京求醫,“增強CT和PET-CT都給出胃部腫瘤性病變的可疑結果,一下子給我的人生按了個暫停鍵,身心備受煎熬。”

清華長庚醫院首診醫師解俊傑在查看患者資料時發現,影像學檢查雖然給出了可疑診斷,但胃鏡檢查並未支持這一結論,“胃鏡檢查結果是胃癌診斷的‘金標準’,但現有的檢查結果之間相互不支持,無法明確胃癌的診斷。”於是爲患者開具了胃充盈超聲檢查,希望獲得診斷的補充證據。“胃充盈超聲是胃部影像學檢查之一,患者在檢查前口服超聲助顯劑,排空氣體並使胃腔充盈,通過超聲來診斷胃部病變。”超聲科主任張華斌說。

超聲科譚慶亭醫師反覆檢測,在患者的胃竇處發現了一個細細長長的異物,經張華斌主任當場會診後,明確了診斷。此時,患者才努力地回想起,自己發病的前一天曾用竹籤吃過包子。超聲檢查發現這根竹籤已經刺破了胃壁,扎入了肝臟。“胃鏡沒發現是因爲這根竹籤的位置很特殊,它穿出了黏膜層,位於黏膜下。”超聲科主任張華斌解釋說。

張華斌主任講解異物的位置

而CT和PET/ CT作爲臨牀判別腫瘤的重要手段,主要依靠對組織密度和代謝情況的識別來得出結果,對金屬類異物很敏感,但對於竹製品這類與人體軟組織密度相似的異物卻很難辨別出來。“這根小竹籤無論是質地還是位置,對於醫學檢查來說都十分‘狡猾’。局部增厚的胃壁、肝臟的局竈低迴聲,以及周圍的淋巴結,這些都是異物引起的炎性反應,容易判別爲腫瘤傾向。”張華斌解釋說。

從診斷癌症到最終發現“罪魁禍首”,是意外,是慶幸,也是驚險,跌宕起伏的巨大變化讓患者像是體驗了一次“過山車”。但短暫的興奮過後,危險的警報卻並沒有解除,在胸腹腔內高度遊走的尖銳異物隨時有進入其他臟器如心臟以及刺破大動脈的風險,手術取出異物迫在眉睫。

王鵬飛醫師(右一)腹腔鏡下手術取出竹籤

“手術的複雜性和潛在風險不言而喻,纖細的竹籤已經扎入了肝臟5毫米,位置更是極爲隱蔽,”在撥開胃壁、避開了胃小彎和肝臟的緻密粘連,主刀醫師王鵬飛終於發現了這個讓患者食難下嚥、胃痛難忍、甚至“命懸一線”的竹籤。“留給我手術操作的空間極其狹窄,我們的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給患者造成更大的傷害。”爲了儘可能減少對患者的創傷,手術採用了腹腔鏡進行,“得益於超聲科醫生的明確診斷,打幾個小孔就最終解決了問題,避免了患者原本可能要開腹探查的痛苦。”

“‘腫瘤’變竹籤,對我而言真是巨大的意外之喜。”患者說道,“醫生們給了我新生,‘大醫精誠’是我對他們致以的最高敬意。”

“這個案例對於醫生來說同樣意義深遠,每一種檢查作爲疾病重要的診斷依據,都有它相應的侷限性。這時候往往需要醫生準確判斷,特別是當多個結果相互不支持時,就需要採用其他的檢查手段作爲補充,”張華斌說,人多力量大,很多時候多個科室通力合作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能創造奇蹟,讓生命之花重新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