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變爲「打巷戰」 孫明德:川普爲選票會輕輕放下
▲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圖/記者錢玉紘攝)
美中貿易戰在白宮29日宣佈將在6月時課重稅後,又再度升溫,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和對外關係協會於30日舉辦講座,分析當今情勢,以及臺灣在這場貿易戰中如何因應,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爲,川普政府過去幾次貿易戰中的風格其實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需要關注但不必過度擔心。講座中請到前外交部長歐鴻煉以及對外關係協會會長夏立言開場致詞,夏立言提到,美國和中國都是臺灣重要的經濟戰略伙伴,不論貿易戰如何打,臺灣都會有影響。主講人孫明德則提到,臺灣在1980年到1997年間,經濟成長率很高,到了2000年後,大致上是跟着世界經濟潮流浮動,也就是說,中美貿易戰勢必會影響全世界經濟,進而影響臺灣。
臺灣出口到大陸最多的是電子、資通視聽、金屬和機械等4大類產品,美國則是運輸類最多,例如汽車零組件或腳踏車,佔29.7%,因此美中貿易戰中,要先看是什麼產品提高關稅,再來看對臺灣的影響。例如在過去幾個月的貿易戰中,美國首先先對鋼鋁提高關稅,孫明德認爲僅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前幾大進口國反而是墨西哥、加拿大和歐盟,臺灣僅排第8,中國也大約只有第11,並非針對中國。
後來美國再次祭出301條款,列了總額500億美元的課徵關稅商品,孫明德認爲,其實這些產品只是簡單的「雜貨」,原因有兩點,第一是現在幾乎所有產品都是跨國製造,美國無法針對電子產品,「害怕投鼠忌器,500億列得很爲難,會砸到自己腳」,另外,中國反擊的500億美元商品中,包含了對餵豬用的大豆課關稅,由於已經接近大豆收成的時機,這樣的做法直接衝擊到川普的農業州「鐵票倉」。
孫明德提到,在全球經濟預測途中,中國、香港、東協、臺灣和日韓等幾個經濟體今年都是被歸在「成長較少」,原因也和貿易戰有關,也就是說,美國不只是與中國打貿易戰,而是對整個「東(南)亞供應鏈」都造成傷害。
不過,孫明德表示,美國在這場貿易戰中較爲弱勢,從美國不敢直接對付資通訊產業就能得知,且美國內閣中有許多不同的意見,不夠團結,反過來說,中國藉由飛機或大豆等產品就能反制美國,因此現在貿易戰將由「空襲轉爲巷戰」,美國未來可能着重於打專利、智慧財產戰,這纔是應該要關注的方向。對臺灣影響較大的則是金融業,因爲每當有惡意聲明發表時,美股亞股臺股都會接連大跌。
白宮在29日的聲明中指出,將會在6月15日公佈另一波500億美元商品課稅清單,孫明德說,這個動作不是髮夾彎,只是延續的行政程序,照川普過去的作法,應該會調整原先清單,拿掉幾項,最後形式上稍微課一陣子關稅,畢竟美國期中選舉即將到來,川普很怕失去農民選票,「聽起來很可怕,事實上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