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沒有100%的贏家。

文 | 飛機稿

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在關注關稅的事。這一塊我是完全的外行,隨便說說幾點感覺。

第一、特朗普是在搞極限施壓。

許多人說特朗普瘋了,向全世界開火。或者嘲笑特朗普的團隊是個草臺班子,上一秒是這個主意,下一秒又出爾反爾,完全沒有邏輯,根本摸不到他的下一步方向。

我倒是覺得,特朗普倒不是瘋了,而是一種個性鮮明的談判施壓策略。舉個例子,生活裡,大家在一起吃席,誰坐在主桌,誰坐次席,香菸怎麼擺,酒水怎麼倒,都有一些明裡暗裡的規矩。

大家坐在一起,客客氣氣,彬彬有禮,就算有什麼不爽也可能就是私下吐吐槽槽,或者單獨談談。但是席吃多了,總不免會碰到一兩個搞事的,說這不對,那不行。

最不可思議的是,往往因爲他這一鬧,酒席的座次、上菜的規矩、賓客的邀請,說不定下次就會變了。

特朗普就是這種帶頭搞事的。他越瘋,原有的格局打破的越快,風浪大,可能淹死人,也可能摸到大魚。只是大家非常意外的是,他本來是帶頭大哥,現在卻佔着自己膀大腰圓,第一個掀桌子了。

第二、所有的班子、團隊,說到底,其實都是草臺班子。

工作的越久,見識的人越多,各種政要的回憶錄看得越多,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那種一環扣一環,一步步推演很嚴密的方案、計劃、決策。很多歷史性的大事件,你回憶錄一看,發現爆發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小事牽動的。

我們小老百姓,站在決策的外面,看這個大佬,那個高人的,覺得他們做事應該如何如何,其實真不是。幾乎所有人都是看一步走一步,高明點的政治家,也都是見招拆招。

你以爲的深思熟慮,戰略眼光,可能不過就是大佬今天血壓高,手一抖籤錯了字。或者哪個枕邊人昨晚吹了一句話。

當然,他們也是有自己的戰略思想、底線、根基之類,但是事情如何演變,幾乎完全都是一些偶發事件推動的。

只不過有些人的草臺班子更差勁一點而已。但不可思議的是,只要上了臺,嗚嗚呀呀的,其實也能湊合唱滿一臺戲。

第三、不管哪個國家、體系裡,搞貿易戰,搞對抗,都不會有100%的贏家。

有些人看到有衝突了,很興奮,覺得事不關己。其實不是的。每一個商品,每一個稅點,每一個條文,最後發酵演化開來,都會影響到成千上萬的工廠,幾百萬幾千萬的工人,幾個億、幾十億的消費者。

你上一秒還在特朗普的推特上瘋狂點贊,下一分鐘老闆通知你說沒訂單要裁員了。中國人不能獨善其身,美國人也難逃羅網。看誰熬得過誰。

全球貿易、產業鏈分工演化了幾百年了,不可能被特朗普這麼一折騰就完全調個頭。

特朗普現在鬧得歡騰,說不定最後事情的走向與他想要的完全相反。有些國家跪得快,說不定最後被賣掉的也快。反而是像中國這樣,有戰略定力的,不卑不亢的最後纔有更大概率能得償所願。

還是拿吃席舉例子。有個人跳出來大吵大鬧搞事,你可以跟着他鬧,或者你把他奉爲老大,你也可以站在邊上冷眼觀察一下,也可以警告他,你要鬧就鬧你那一桌,不要搞到我這邊來,捲起自己的袖子,亮出自己的肌肉。

我對中國應對這個事很有信心,預測最後的結局還是很樂觀的。這種事剛開始鬧得越大,最後越打不起來。雙方都會有人來勸。他訕訕地撂兩句狠話,給你陪杯酒。你抖抖外套,遞一根菸,這事也就過去了,大家還是要回到桌子上談。

下面是我的公衆號名片,歡迎點擊關注。

人生飛機稿,是我的原創公衆號。

寫點對生活、時事的觀察,都是大白話。我平時喜歡看歷史書,跑馬拉松,踢球,還有帶娃東逛西逛,翻翻繪本。

迎點擊關注,也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xgbaba521。長按即可自動識別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