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中山兩大國資出手 投了一家航天基礎設施商
《科創板日報》5月8日訊(記者 陳美) 商業航天領域迎來一筆融資。近日,航天馭星宣佈完成近5億B輪及C輪融資,投資方出現重慶數投、中山投控旗下中山創投及招商母基金、中金資本、清科母基金等多個頭部基金身影。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商業航天賽道已發生多筆融資,其中,垣信衛星的67億元融資,創下中國商業航天行業融資紀錄,這也使得該賽道引發市場關注。
重慶、中山兩大國資領投
一口氣完成B輪、C輪兩輪融資的航天馭星,實力不容小覷。
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航天馭星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航天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服務商。本輪融資完成前,航天馭星曾完成6輪融資,銀杏谷資本、中關村科學城、明勢資本等均是其出資人。
公司創始人趙磊是商業航天領域專家,畢業於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2003屆本科。或由於創始人與天津大學的關係,航天馭星前序融資中,有北洋海棠基金的身影,後者是天津大學的校友基金。
新一輪投資方中,閃現兩大國資平臺。航天馭星B輪融資由重慶數投領投,C輪融資由中山投控旗下中山創投及招商母基金領投,中金資本、清科母基金等頭部基金跟投,元航資本、君度資本、厚紀資本等老股東持續加碼。
股權穿透發現,重慶數投成立於2011年,是渝富集團旗下公司,後者持股比例達72%。而渝富集團是重慶最大國資投資平臺,去年參與設立了2000億元產業母基金;中山投控旗下中山創投及招商母基金,則是中山市國資委旗下投資平臺,中山市國資委持股比例爲96.1056%。
兩大國資平臺的入股與當地產業發展不無關係。2023年,國內首個空天信息產業共同體、基金羣在重慶發起,該基金羣規模達1000億元,由國家產業投資基金、重慶渝富控股集團、航天投資控股等10家投資機構共同設立。主要圍繞空天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通導遙空天大數據的運營和應用關鍵環節重點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目標是培育一批全球標杆企業、獨角獸企業和上市公司。
中山市方面,與重慶一樣,中山市火炬開發區在2023年設立了11億元科創產業母基金,通用航空及衛星應用是其投資領域之一。
一位投資人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商業航天領域,重慶與中山兩座城市均有基礎。
“之前,國家級商業航天項目曾落地過重慶,該項目前身是‘鴻雁全球衛星星座通信系統’計劃,首期投資規模200億元。重慶的火箭‘兩江之星’此前也上過太空。中山過去也發展過北斗及航天產業,投資額達30億元的民營科技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基地,就是在中山市落地。”
據悉,新一輪融資後,航天馭星將加強衛星地面設備等基礎設施的研發工作、推進“航天雲”空天信息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此前,航天馭星已在西安、鄭州、中衛、七臺河、精河等地建立了十幾個分支機構。
商業航天賽道掀融資“小高潮”
自商業航天首次被寫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成爲新增長引擎之後,商業航天賽道掀起融資“小高潮”。
以航天航空爲標籤,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今年共發生45筆融資,融資輪次多爲A輪。投資方中,不乏國有資本投資平臺和知名投資機構。
今年4月完成C輪融資的中科宇航,就吸引了海通創新-陝西空天基金的出資,融資金額爲6000萬元。同月,航空航天零部件生產商匯達雲翼被蘇州國發股權投資-婁城國發新興產業基金看中,參與了其新一輪融資。1月,航空寬帶通信5G 技術商天宇航空,也有合肥高投-安徽新興產業科創一期基金的加持。
在垣信衛星的67億元A輪融資中,更有國開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的領投。
市場化機構方面,達晨財智、鼎暉投資、金沙江聯合資本等紛紛出手,投資了無人機、航天器推進系統領域的公司。
上述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的投資人表示,國有資本先後入局,標誌着戰略佈局衛星互聯網和投資相關新基建,特別是低軌道通信衛星星座,已經進入“關鍵發展之年”。“相比商業航天,衛星互聯網在2020年就納入‘新基建’領域,在引導基金髮力的當下,這一產業能夠配合引導基金拉動更多民營資本入場,帶動產業鏈發展。”
從產業鏈上看,新基建爲硬件項目,衛星互聯網則是軟件。“後者利用部署在地球軌道上的衛星作爲中繼站,爲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服務。投資上,衛星製造、發射服務、地面設備製造、衛星運營及服務等都是重要環節。其中,衛星製造、發射服務的投資主要看成本的降低,以及發射效率的提高。”
上述投資人士進一步表示,隨着技術的進步,高頻段、大容量、數字化、寬帶化、IP化將是未來衛星互聯網方向。至於基建項目,之前融資67億元的垣信衛星,其星座建設則堪比SpaceX 的星鏈。“垣信衛星計劃通過‘G60星鏈’項目實施1296顆衛星的組網,以構建“空天地一體化”網絡。這或許是其能獲得國開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領投的原因。”
截至目前,國內衛星製造已從“實驗室定製研發模式”向“工業化批量生產模式”轉變。“行業裡,比較重要的公司銀河航天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旗下,後者是中國最大的航天企業,主要聚焦航天器研發、製造、發射等業務。”該位投資人談到。
估值上,相較於其他賽道,商業航天領域也屬於比較“理性”的領域。成都一位國資平臺投資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商業航天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發展前景好,有必要趁早佈局。投資中,項目的技術成熟度與創新,以及市場份額與競爭地位,盈利能力等都是着重考慮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