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海味微學程 認識海鮮的背後故事及討海人辛苦
中山大學印象海味微學程,讓學生觀察品嚐不同品種牡蠣。(中山大學提供/郭良傑高雄傳真)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態保育研究所團隊的印象海味微學程,舉辦「海味臺灣:前線工作人員」體驗活動,讓學生體驗認識臺灣海鮮產業,搭配蚵仔料理、龍膽石斑和午仔魚料理等美食,讓學生體驗海鮮美味及瞭解「美味」背後的故事,結果學員發現剝蚵殼是講究技巧的體力活,感嘆海口人討生活的不易。
中山大學印象海味微學程,讓學生體驗剝開牡蠣殼的辛苦。(中山大學提供/郭良傑高雄傳真)
中山大學這項課程邀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與三魚直賣所創辦人陳右穎分享臺灣海產養殖業第一線工作人員的幕後視角,分別分享「臺灣牡蠣的美麗與哀愁」與「養殖業面臨的問題與解方」,帶領學生認識蚵仔,將越南蚵仔、韓國牡蠣、臺灣的包裝蚵仔及臺南新鮮採摘的蚵串等一字排開,讓學生髮揮五感,從看標籤開始研究,捧起、輕嗅、目視,並戴上手套挑戰讓蚵殼骨肉分離,最後靠味覺辨識各地牡蠣特色。
最後歸納發現,越南牡蠣體型最大飽滿;市場賣的臺灣產包裝牡蠣體型較小,而臺南現開的牡蠣是體型較小,是還沒長成的中蚵,飽滿度次之。氣味方面,臺南現開的牡蠣有最明顯的海水味;而冷凍的韓國牡蠣因爲解凍的關係,汁水都流出,較爲可惜。
楊語芸主講「臺灣牡蠣的美麗與哀愁」,分享走訪蚵業時的所見所聞,介紹臺灣不同地區的牡蠣養殖方法,插在沿海潮間帶蚵架上的牡蠣在漲潮時沉入海水中進食,退潮後接受風吹日曬雨淋,生長較爲緩慢;浮筏式養殖則是讓蚵架長期浮在海上,蚵串就一直浸泡在海里,24小時都在海水進食,因此成長較快。
三魚直賣所創辦人陳右穎(左)推廣永續養殖業,在課間即席料理海鮮美味給學生品嚐。(中山大學提供/郭良傑高雄傳真)
三魚直賣所創辦人陳右穎爲枋寮百大青農,近兩年參訪不同國家,學習不同的農業技術。他在枋寮以養殖石斑魚、午仔魚爲主,他結合國外經驗,推廣永續養殖業,盼透過食魚、樂魚、慢魚的新三魚文化運動,讓大家更認識枋寮的養殖魚,從而使養殖業能永續發展。同時展示醬燒石班口味的乖乖、加入魚粉製成的爆米花、加入了魚骨的面線等,更即席料理,讓大家認識不同的烹調方向,以「味覺」讓同學瞭解食用養殖的石斑魚和午仔魚的優點和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