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雙院士講座 從人文與科學論「氣」
中山大學舉辦「『氣』的科學與人文對談:雙院士風雲會」,左起中山大學氣膠中心主任王家蓁、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寶貫、中央研究院新科院士楊儒賓,及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賴錫三。(中山大學提供/郭良傑高雄傳真)
爲強化科學人文交融,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國際漢學中心攜手氣膠科學研究中心,在該校舉辦「『氣』的科學與人文對談:雙院士風雲會」。邀請中央研究院新科院士暨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楊儒賓,與中央研究院院士暨中山大學氣膠中心榮譽講座教授王寶貫,針對「氣」的人文與科學展開跨域雙院士對談,吸引約150人蔘與,兩位院士與年輕學子分享科學的人文觀與人文的科學觀。
主持座談的中山大學副校長郭志文表示,雙院士講座是中山大學兩個高教深耕計劃的跨領域合作的典範,希望透過此種嘗試開展未來可能性,並激發更多跨域合作研究,將中山大學打造爲科技與人文並重的學術重鎮。
楊儒賓院士爲臺灣「氣」論權威,他介紹各種以「氣」描繪心理、生理、自然、形上及社會文化意義的豐富語彙,點出「氣」的概念在東亞世界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深植於老莊哲學、武術、中醫及日常語言中,形成淵遠流長且綿延深入的傳統。道教的打坐修行、武俠小說的打通奇經八脈、天人合一的觀念,對身心轉換的修行,即是思考「氣」的具體實踐。
王寶貫院士爲全球知名雲物理學家與氣候專家,更是亞洲獲頒全球劇烈風暴研究領域最高榮譽「尼可萊.鐸切克獎」的第一人。王寶貫於會中分享「氣」有持續運動、充滿的特性,透過熱力學第二定律說明氣體擴散,並解釋莊子《逍遙遊》中觀察「天之蒼蒼」背後的科學原理。他更援引老子《道德經》中「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講述大氣與氣候的運作原理,即爲地球透過大氣的流動來平衡能量,與楊儒賓對「氣」的歷史與身體觀的論述若合符節。
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賴錫三指出,二位院士雖從哲學和科學不同角度切入,但都涉及「氣」的流動、平衡、分享、永續的人文倫理及環境倫理的深遠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