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問事工作坊 聊愈身心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與高雄地嶽殿合作「身心『聊』愈:問事工作坊」,師生至地嶽殿實際體驗「問事」。(中山大學提供/洪靖宜高雄傳真)

高雄地嶽殿吉勝堂與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合作,開辦「身心『聊』愈:問事工作坊」,讓學生可進一步瞭解臺灣民間信仰,如擲筊、乩童等較具地方特色的問事方式,探討民俗活動能否帶來身心療愈,師生藉由問事實際體驗,順勢揭開信仰活動神秘面紗。

2023年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曾與高雄地嶽殿吉勝堂合作開設「宗教儀式與身體展演家將文化體驗課程」,今年再辦「身心『聊』愈:問事工作坊」,由中山大學外文系校友、下港人文化工作室共同創辦人阮偉華帶領學生認識東嶽大帝信仰和高雄地嶽殿廟史。

師生現場實際體驗問事流程,由地嶽殿法師黃致毅帶領師生團拜,並舉行「關手轎」儀式,法師敲鑼、頌念請神咒,手轎晃動幅度由輕至重,衆人屏氣凝神,待神明降駕後,手轎開始於桌面畫出圖樣,法師翻譯桌上的佛字爲:「吾,李府大神」,意指由地嶽殿李府大神降駕。

阮偉華提到,除常見的擲筊、乩童、手轎、四駕,還有較具地方特色的問事方式,如北高雄海線的「關八擡」、臺南的「關大駕」,他指,民間信仰雖然近幾年遭受污名化及誤解,但不可否認爲臺灣常民生活中帶來許多療愈與心靈慰藉。

有學生回饋,問事當下很怕神明看穿自己的內心,但經提點後,不僅放鬆不少,也反省最近的生活狀態。中文系副教授羅景文認爲,透過人神對話,學員大多能審視自己的內心狀態,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法,課程也強調「問事」爲神人溝通的一種方式,每個人感受不同,也切勿過度迷信,希望未來能推出更多相關課程,讓信仰活動不再蒙上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