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敬老愛心卡政策微調,符合公平正義、兼顧財政永續
臺中市敬老愛心卡從2月15日起推動微調政策,調整內容包括搭乘計程車部分,調整爲每趟次補助50元。(盧金足攝)
臺中市社會局長李允傑推動「老少共好 幸福臺中」計劃,增進孩童與長者互動機會。(盧金足攝)
臺中市敬老愛心卡截至2019年5月底,累積髮卡數達41萬6259張,髮卡率達95%以上,市府在2018年底擴大使用範圍,施行一段時間,評估欠缺配套措施及查覈機制,導致浪費、冒用、盜用等弊端,今年2月15日起展開微調政策,符合公平正義、減少弊端及兼顧財政永續。
爲鼓勵老人及身心障礙者多利用大衆運輸工具外出,增加社會參與、延緩老化促進健康,臺中市2005年起訂定並實施老人及身心障礙者乘車及各項補助計劃,並於2018年底擴大使用範圍,防止弊端,市府2月15日起推動微調政策。
社會局長李允傑表示,調整內容包含:搭乘計程車部分,調整爲每趟次補助50元,固定金額也較容易計算車資,減少錯誤扣點情形發生;衛生所及診所就醫部分,支持中央醫療分級就診政策,同時,將扣點單純化,每次補助健保門診基本部分負擔費用50元。
社會局爲社會福利撐起保護傘,推動「老少共好 幸福臺中」計劃,爲增進孩童與長者互動機會,透過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與教育單位合作,規畫辦理系列性代間活動,並與藥師公會合作,針對獨居、失依、低收或中低收入等弱勢長者,辦理健康照顧服務,增進長者自我健康管理意識,同時藉此培養長者固定至據點活動習慣,達到延緩老化效果及老少共融目標。
李允傑強調,也要持續推廣長青學苑,鼓勵長者活到老,學到老,秉持「終身學習」精神,社會局每年編列預算補助各區公所因地制宜辦理長青學苑,期望促進長輩走出家門、就近學習的機會,維持人際互動及社會參與,進而健康活躍老化。
目前各區長青學苑共計有782班課程,未來將與各區公所、民間團體等單位採公私協力方式,提供本市長輩具近便性與優質化
社會局爲擴建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以小區多元服務爲概念,分區成立社區培力中心,提供專業輔導與陪伴,辦理樂齡行動教室,作爲培力社區組織辦理據點行動策略,以輔導開班單位成立據點。
此外,舉辦志工教育訓練及媒合資源,透過多元方式提高組織能量,以培植單位成立據點,訂定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整合性補助計劃,提供據點租金水電費用補助、開辦設施設備費、充實廚房設施設備費用等多項支持性補助,以協助單位設立據點,目標在2019年達到全市據點400處的目標。
公私協力夥伴關係,打造公益慈善聯盟!隨着公民權意識擡頭與福利多元主義的興起,民衆對於社會福利服務需求日益殷切,社福預算入不敷出,財政壓力極爲沉重,各項福利措施已非政府部門所能獨立負擔,必須仰賴公私部門協力方能即時、就近迴應民衆需求,保障民衆權益。
李允傑爲整合跨單位資源的網絡關係,建立公益慈善資源聯盟平臺,以透過聯繫會報及資源交流模式,促進整合形塑結構;執行至今,參與公益慈善資源聯盟之團體計有142個,共同推動包含溫馨快遞、食物銀行、協助兒童及少年未來教育與發展帳戶經濟弱勢兒少計劃,及急難救助轉介等服務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還協助團體提升專業知能與服務品質,共同致力於社會福利及公益事業推動,同時引進「社會資本 」與「社會投資」,以有限的預算,連結社會資源迴應民衆的需求,提供社會服務,更促進人力資本形成,提高勞動參與率,進而帶動經濟發展,達到多重政策效果。
臺中市推動「自立家庭脫貧計劃」,「社會資本」與「社會投資」爲兩大理念,以理財脫貧(儲蓄提撥)、環境脫貧(就學、生活補助)及就業脫貧(職業訓練、低收入戶促進就業服務方案)等,協助經濟弱勢家戶累積資產,改善生活、提升就業能力,讓弱勢家戶脫離貧窮,未來在就學、就業及創業機會,擁有更多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