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專欄:洪奇昌》知美知中 把握戰略機遇

中美對抗可能源於中國過於迅速的崛起和美國對自身衰落的恐懼。(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後的中國與亞太政經局勢國際都在關注。會議結果顯示,未來五年北京仍會延續十八大以來的佈局,持續推進中國大陸經濟科技國防實力以及擴大國際影響力臺灣社會亦應採取務實審慎的視角客觀認識美中關係以及中國大陸發展趨勢,才能在變局中把握屬於自己的機遇

第一,中國大陸以內需市場爲主體的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格局,不等於與國際脫鉤,反而會加速「引進來、走出去」的力道。雖然有疫情和美中貿易戰等因素,但中國確定持續開放國內市場並且積極的向外拓展國際市場,尤其是東南亞、中東、非洲乃至於拉美與歐洲部分國家。其意義有二,在經濟層面上,中國確實需要原物料與技術輸入,中國產品也需要國際市場。

另一個則是國際政治層面,中國早在90年代就已經有計劃地培養輸出國際治理人才進入相關組織並且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國際社會也要數人頭的,就算是美國也只有一票,川普政府越是退出國際組織中國越積極參與、便越有機會填補美國退場後所遺留的權力空缺。而中國透過經貿掌握前述開發中國家票源,在國際影響力上便越有話語權。因此開放國內市場與介入國際政經秩序是未來中國必然持續的戰略

第二,不要低估中國的科研能力。雖然美國科技出口管制必然遲滯中國科技發展,但中國爲了落實科技自主,追趕2025中國製造,實現2035願景目標,中國大陸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只會繼續增加。其中當然不免有濫竽充數跟着政策騙補助的陋習;但日前也有4組中國科研成果同日登上世界一流期刊《自然(Natural)》。因此我們也必須客觀認識,依照中國的現有量體只要有1%成功,那麼中國科技自主就會有顯著的突破。

第三,臺灣問題不是中南海優先政策。經濟政策是五中全會一貫的主題,對臺工作的着墨本就不會太重,但我們也注意到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就對臺工作方面僅以「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15字帶過,相較十八大「以互利共贏方式深化兩岸經濟合作,讓更多臺灣普通民衆、青少年和中小企業受益。」之論述,除了字數減少手段措施也變得籠統

我們理解中方對臺終極統一的一貫立場,但中方沒有采取尖銳言詞而以「和平發展」概括,就算不能稱之爲善意也可視之爲剋制。首先這意味着,北京沒有意圖在短時間武力處理兩岸問題,再者十四五規畫的戰略層級高於臺海、南海爭端。不是說臺灣、南海不重要,而是十四五規畫不可能在戰爭中實現。換言之北京選擇在全球百年未有之變局中把握戰略機遇而非提早攤牌

過去一段時間,臺灣社會確實因爲感受美國對臺的重視,也感受到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批判力道,此皆過去20年所罕見。因而在國內輿論的交互作用中推升了臺灣社會的「仇中氛圍;然而無限上綱的仇視中國大陸和忽略風險的一味對陸親善依賴都會矇蔽雙眼而錯估情勢

相對於美中緊張、臺美熱絡的歡欣快感,臺灣社會以客觀務實的視角「知美」、「知中」把握這段戰略機遇期應更爲允當。所謂「知美」是要審慎認識美中亞地緣戰略競合的趨勢,政治上臺灣要團結的是美國政府而不只是特定政黨。更重要的是「 競合」意味着雙方既競爭但也有合作和對話的空間。美中如此,兩岸關係亦然

因此「知中」便是要客觀認識中國發展趨勢,臺灣社會不同陣營各有偏好,但不管視中國大陸爲經貿夥伴,或者視之爲戰略對手,都必須客觀、務實的認識對方。

對於中國大陸採取審慎態度是適宜的,但同時,臺灣也需要持續嘗試維繫兩岸對話與交流的管道並持續養成兩岸事務人才,找到和平解決歧異的可能。

期待臺灣把握機遇,以知美、知中取代情緒偏好,實質振興國內產業創新、升級國防實力壯大自己。

(作者爲前海基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