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式ETF 人氣看旺

主動式ETF將於2025年現身臺灣ETF市場,現階段主管機關僅開放單一標的主動式ETF,學者建議,待市場較爲成熟後,可參考國際趨勢再研議開放新種類主動型ETF,例如美國有結合主動選股與賣出買權增加股利的ETF,資產規模不到五年已達380億美元,相當於新臺幣1.24兆元。

根據晨星資料,截至2023年底,美國主動型ETF資產規模5,300億美元,僅佔美國ETF資產規模的7%及主動型基金規模的4%。雖然主動型ETF目前的數量和資產管理規模仍低,但近年來成長速度非常快。

根據貝萊德投信預估,2030年主動型ETF資產規模將達到4兆美元;而根據國內投信業者推估,臺灣市場最快上半年可以看到主動式ETF。

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長庚大學數位金融科技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張森林表示,主動式ETF和被動式ETF最大的差異,在於投資策略的不同。被動式ETF追蹤標的指數績效,以追求市場報酬率爲目標,而主動式ETF和主動式基金的投資管理方式,都是由基金經理人主動選擇標的,投資目標是追求打敗市場報酬率,賺取超額報酬。

張森林進一步分析,主動式管理有三大特性:首先,如果基金經理人具有優越的選股能力或擇時能力,有機會獲得比市場更高的報酬率;其次,發揮影響力投資的效益,基金經理人主動選股可增加市場競爭,經營績效不佳或ESG表現差的公司將面臨壓力,未來如果無法改善,公司股票不受青睞甚至被拋售。

第三,目前主管機關開放的主動式ETF,屬全透明揭露,與現行被動式ETF一樣,每日須向市場公告ETF實際投資組合,以保障投資人權益。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