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在意KPI?上班遇「數字狂老闆」快腦死...別再問進度幾%!
▲凡事都以數據來衡量好壞,久了會讓人覺得無力。(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以下同)
文/ 榎本博明
「愛數字」笨蛋有個口頭禪,就是:「有用數據證明嗎?」對於上司下達的指示或意見,有的下屬就會說:「有用數據證明了嗎?」怎麼可能會有這種數據,這隻要觀察社會動向就看得出來,連這個都不懂,你是笨蛋嗎?
遇到這種情況其實讓人很想說:「不要給我扯東扯西的,照我說的去做就對了!」不過等一下被告職權騷擾就麻煩了,只好把話硬吞下去,可是對於下屬這種缺乏觀察力和感受駑鈍的行徑實在覺得很傻眼。
就像這樣,有人會感嘆自己的下屬是「愛數字」笨蛋,這也難怪他們感嘆。畢竟「愛數字」笨蛋,就是因爲感受性過度駑鈍纔會依賴數據的。比方說,明明就可以清楚感受到「容易玻璃心的人增加了」的現象,但就是有人會問:「有相較於以往,『容易玻璃心的人增加了』這種調查的明確數據嗎?」
在這種現象還沒有造成問題的時代,當然不可能去調查「你覺得自己是玻璃心嗎」這種項目。一定是開始造成問題了,纔會被當作調查項目的,也有人會說:「那就看目前不同年齡層回答的數據就好了。」
看了目前的數據之後,會發現年輕人回答「是」的比例較高,但也有一定比例的年長者做出肯定的回答,代表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
只是,如果成天繞着這些數據的話題轉,做什麼都會比人家慢一步。以前不會造成問題的訓誡方式,現在卻會感覺深深受傷的人增加了,受到打擊無法繼續工作的人或是第二天開始就請假不上班的人也增加了,這不需要統計數據應該也可以感覺得出來吧。
在越來越信仰數據的今天,許多人都苦於應付遇事就要你「用數據證明」的上司或客戶,當中不乏一些水準很低的「愛數字」笨蛋。
在報告新商品開發的進度時,會有人像這樣要求你:「用數字來表示的話,目前是進行到百分之多少?」可是這種事又不是能用數字來表達的,真忍不住想問:「你是笨蛋嗎?」
當你報告與正在積極洽談業務的客戶之間往來的狀況時,有人就會問:「你說對方對我們很有興趣,那我們拿到訂單的機率是幾%左右?」讓你無言以對。逼不得已,你只好隨口回答:「大概是50%吧。」對方就接受說:「好,那我知道了。」
▲上司常要求下屬「交出可以量化的成果表現」。
如果遇到對方要求說:「這樣不行,請提高到80%左右。」這種時候,你也不用有什麼根據,只要回答「好的」就沒事了。於是有些人會調侃這種「愛數字」笨蛋上司:「稍微唬一唬他們就沒事了,實質上是沒什麼大礙,只是好奇他們腦袋裡面到底裝了些什麼,非常不可思議。」
像是指示下屬「成果請用眼睛可見的數字呈現」,卻沒想到這要求對行政部門來說令人頭大。有些職員會因此感到泄氣,認爲:「無法數據化的工作,原來是無法得到公司肯定的工作啊!」或是迫於無奈,只好去統計來諮商的人數或是計算製作文件的張數等等,但用這些數字來評估,也會讓人想怒吼:「開什麼玩笑啊!」
現在每到了年末,都會被要求「以數字提出下年度的目標」。販賣商品或是籤合約的販售工作,或許還可以提出數值目標。教育、研究工作爲什麼會以數值爲目標呢?
有些教員根本豁出去了,直接提出內心的疑問:「他們好像以爲只要數據化就是客觀且科學的管理方式,如此頭腦簡單的人不但擔任管理職,而且還是教育者,實在太愚蠢了。我真的覺得學術界已經沒救了。」
在這種由「愛數字」笨蛋支配的組織當中,大家只好很無奈地把目標設定在和教育及研究工作重要品質無關的數字上,比方說努力將學生的授課評價問卷數字提升到幾分以上、一年的論文業績要到積分幾點以上、選課人數要到幾名以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