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者不寂寞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經》:喻最善良的人有如水的品德。(圖/鄧博仁)
這組攝影作品以多層次,說着過去、現在與未來。(中央大學公益傳播基金會提供)
小時候知道自己名字爲博仁時,只知其音,不知其意,更不懂得父親對我的期待。年過半百,認真查其字意,赫然發現,父親對我的期許。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鄭玄《禮記注》:「仁,有恩者也。」《漢語詞典》對於仁者,意指有德行的人、有恩情的人,在佛教謂對人的尊稱。原來,父親期許我成爲具有大智慧且良善的人。過了中年,「仁」這個字給我許多感觸。
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戮力推廣公益傳播,今年出版《人道者靜靜發光》第二輯。「人道主義」爲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世界的主要特徵,動物社會是弱肉強食的世界,而人道(humane)的社會是強者幫助弱者,這正是「仁者」精神。感謝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邀請我一起推動「公益傳播」,讓我有機會取之社會,並用攝影回饋社會。
《人道者靜靜發光2》一書中,王啓嘉、陳家婕所共同製作的《與海洋共舞》,影片中受訪者呂家瀅本身是聽障人士,她熱愛海洋,更熱愛助人,她說:「在陸地上雖然我們不一樣,但在海里面,我們是完全一樣的,可以自由自在開心地去潛水。」海洋容納萬物,不管四肢健全或是身心障礙,只要不怕水且諳水性,海洋來者不拒,「被接納的感覺很舒服」,呂家瀅因爲愛潛水而體悟「上善若水」的涵義,以同理心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這正是人道的表現。
吳哲維在《善終,最後一哩路》影片開頭,一個人慢跑,口白說着,這一路風風雨雨,跌跌撞撞,都停止不了我們奔向終點的腳步,我們能做的是「跑出自己最美的姿態」,影片結束時,故事主角楊玉欣現身。在人生馬拉松的終點前,我們看見許許多多的無常,無可奈何與無可自主,楊玉欣推動着每個人都能以自己喜歡的模樣,自然平安地告別這個世界。
影片中象徵「人生」的慢跑者被「無效醫療」等狀況絆住時,楊玉欣拿出剪刀剪斷,終於可以跑到終點,終點的紅線代表着心跳停止,「嗶…… 」一長聲心跳停止,慢跑者衝破終點線,漂亮地告別人生。「讓終點成爲愛的起點」,罕見疾病患者楊玉欣積極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希望患者可以簽署預立醫療決定。
如果故事沒有畫面,攝影者需要以智慧想像出畫面,戴孟佳和張馨之共同拍攝的「臺北市觀音線心裡暨社會關懷協會」,透過編導及重複曝光模式,將故事人物以虛擬的角色呈現,說着協會如何透過一通電話拯救一位孤單的退役老兵,讓他的生命重生。
林庭秀、吳梓綾、蘇傳凱拍攝臺灣盲人重建院,紀錄盲人平時工作的模樣,也透過一張張拍攝完的照片進行拼貼,最後以翻拍來呈現盲人重現內心光明的一面。一位閉上眼睛的被攝者,失去(撕去)一隻眼睛,再拼貼上色彩,讓觀者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們想說的話——「重現光明」,這組攝影作品以多層次,說着過去、現在與未來。
聖嚴法師說:「『懺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徑。懺悔的意思是『承認錯誤』,但是承認錯誤之後,還要負起責任,準備接受這個錯誤所帶來的一切後果,這纔是懺悔的功能。」劉昱君的漫畫作品,以《味道》描述一位更生人的故事,從吸毒到戒毒,藉由農場生活遠離毒品,最後找回年輕時的夢想──當一位麪包師傅,再將完成的麪包分送給教養院的人,讓溫暖傳遞下去。劉昱君漫畫筆觸細膩,刻畫着更生人不同時期的面貌,最後以「這是我的第二人生」結尾,是相當有力且正向的故事。
書中單元《義行者》感動呈現鄭學錦的人生,他說:「我是鄭學錦,我今年 94 歲,我一輩子只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精忠報國,第二件事是志在服務。」鄭學錦的人生上半場獻給軍旅,退休後的下半場則奉獻給社會,當了30年的志工,這真是大愛的表現,他用歡樂、愛心幫助身邊跟他年紀相仿的長者;他用愛幫助他人,也滋養了自己,讓他人開心的同時,他也同樣的獲得開心。
財團法人公益傳播基金會與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共同爲默默奉獻弱勢團體者發聲,怎麼發聲?召集許多對影像、創作、公益傳播有興趣且有熱情者,藉由他們的熱心,走入家庭、社會、人道組織,一起去挖掘這羣奉獻者的故事。
他們從在地出發,結合現代藝術及人文等多元形式,走出全新的面貌,讓這分溫暖繼續傳播下去,正如一行禪師所言,「雲不會死(A cloud never dies)。」它會一直延續下去,變成雨,變成河流……,這也正是「人道者靜靜發光」所產生的多種維度(dimension),不斷髮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