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在亂世裡甦醒 李憶銖翻轉《昆蟲記》

新銳劇作家李憶銖執導新作《昆蟲物語:裝死》將在2023年新點子實驗展登場,她取材昆蟲學家法布爾《昆蟲記》中的〈裝死〉篇章,將主角從「蟲」換成「人」,探討人們在高壓社會裡的生存之道。(國家兩廳院提供)

新銳劇作家李憶銖執導新作《昆蟲物語:裝死》將在2023年新點子實驗展登場。(本報資料照片/劉宗龍攝)

新銳劇作家李憶銖執導新作《昆蟲物語:裝死》將在2023年新點子實驗展登場,她取材昆蟲學家法布爾《昆蟲記》中的〈裝死〉篇章,將主角從「蟲」換成「人」,探討人們在高壓社會裡的生存之道,面對人生悲痛時如何復甦,在亂世裡如何甦醒。

從小就對蟲很有興趣,也對宮崎駿動畫《風之谷》裡的「王蟲」角色侃侃而談,李憶銖表示,「我希望可以理解蟲。蟲在腐海、在森林,總是扮演淨化世界的角色,可說是分解者。世界上有很多問題,一直都是有這些微小的力量在分解,只是我們平常看不到,而他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時間,且沒破壞性。」

李憶銖回憶,從小很喜歡和爺爺一起觀察大自然,也因此發現蟲的有趣之處,國中時,她就讀聖心女中,學校周遭的環境,也很適合觀察蟲,「我和一樣喜歡生物的好朋友一起組了『蟲蟲觀察隊』,在課後時間一路觀察,不論是蚯蚓溺水,或是頭歪掉的蟲,都被我們拯救過,和蟲交流不需要語言,但有一種純粹的快樂。」

訪問當下,李憶銖突然跳脫「人」的視角,「蟲像是另外一個宇宙,我們談話的當下,旁邊也一定有蟲,只是我們還沒找到牠們在哪裡,我常常有被蟲陪伴的感覺。」

觀察蟲、寫蟲,但是卻不養蟲。李憶銖說,小時候飼養蠶寶寶的經驗,曾經令她壓力很大,「假如蟲是你的朋友,你怎麼可以飼養朋友?那種感覺很詭異。我的人生始終無法真正客觀地看待蟲,有一點人我不分,像是我看着蟲,就變成蟲。」

法布爾的《昆蟲記》是他耗時40多年的鉅作,書寫了他對蟲的觀察,是嚴謹的科學紀錄,也帶有哲學思考。李憶銖特別選定其中的〈裝死〉篇章作爲演出內容,她表示,蟲的裝死,可以看成是一種生命的沉澱,「當我們的人生遇到很大的衝擊的時候,就需要『裝死』姿態來緩衝,衝擊有多大,就需要多大的空間恢復。」

李憶銖表示,「裝死」也是一種恢復的力量,如同休耕,「法布爾談蟲的『裝死』,也是看作一種生命給自己的喘息時間,此外,法布爾也觀察和牠們的狀態,如何裝死,又復活,這些內容成爲劇中的元素。」

《昆蟲物語:裝死》劇中的角色設定,並不是由人飾演蟲,而是演員先找到人的蟲性、身體表現上的蟲性,再對應到社會上的角色。(國家兩廳院提供)

李憶銖表示,《昆蟲物語:裝死》劇中的角色設定,並不是由人飾演蟲,「而是演員先找到人的蟲性、身體表現上的蟲性,再對應到社會上的角色,等於是有人皮外衣的蟲,遇見一些事,讓他們的蟲性跑出來。」

裝死過後,最重要的就是甦醒,李憶銖表示,法布爾書寫《昆蟲記》,是獻給他過世的小孩,「他的小孩過世帶給他巨大的哀痛,他也在書裡寫道這本書是獻給他死去的孩子,並提及『我相信你會從民間甦醒』。」

李憶銖表示,讀到這一點時她深受感動,「某種程度上,法布爾漫長的書寫過程,是不是也在用他的本能『裝死』,並慢慢接納死亡呢?」

李憶銖畢業於北藝大戲劇系、臺大劇本研究所,曾獲臺北文學獎劇本組首獎。演出將於6月9日至11日,在臺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