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臺商佈局新興市場 留意碳定價新規

與臺商息息相關的東南亞國家也開始規劃碳定價,而各國設計多元,使得臺商須靈活應對不同的市場條件。圖/美聯社

自歐盟率先推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後,英、美、澳等國相繼跟進規劃碳關稅。對我國企業而言,CBAM促使中小企業強化碳排放申報,加上英國2027年碳關稅將上路,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也正在立法,影響將更廣泛。此外,與臺商息息相關的東南亞國家如印尼、泰國、印度、越南等也開始規劃碳定價,泰國更計劃明年開徵碳稅,臺商須及早因應。

碳定價可分爲「強制性」與「自願性」兩種機制。強制性機制係指企業需遵循當地法規購買碳權或繳納碳稅,自願性機制則指企業可自發性執行減量專案。目前歐盟、美、中、韓、日等36國及地區已推動排放交易機制(ETS),而英、星、泰等39國則實施碳稅。臺灣已敲定每噸收300元碳費並搭配自願減量專案,使企業取得碳權後進行碳費抵減或供應鏈碳中和,未來更朝碳費與ETS雙軌並進。

■新興市場的ETS與碳稅競逐東南亞成關注重點

在全球淨零浪潮下,各國紛紛將ETS、碳稅視爲關鍵政策。亞洲新興國家、拉丁美洲及中東非洲等11國已推動碳定價,泰國、印度、越南及巴西也在規劃中。亞洲國家偏好採用ETS以確保減排效率,拉丁美洲則多選擇易於實施的碳稅。墨西哥自2014年徵收碳稅後,去年也推動ETS,爲拉美最早碳稅及ETS雙軌並行的國家;巴西也在規劃ETS立法,若通過將成爲拉美最大的碳市場。

在新南向政策推動下,東南亞成爲臺商關注焦點,而各國碳定價設計多元,使得臺商須靈活應對不同的市場條件。例如,新加坡和泰國選擇碳稅,印度和越南選擇ETS,印尼則採雙軌制。新加坡自2019年起逐步調高碳稅,強勢引導產業低碳轉型;印度2026年將實施的ETS以產品排放強度爲基準,適合開發中國家在不影響經濟增長下實現減排目標;越南2028年將啓動ETS,馬來西亞與菲律賓雖尚在考慮階段,但顯示出東協對氣候變遷的重視已全面提高。

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也相繼成立碳權交易所,新加坡更利用區塊鏈技術避免碳權重複計算;泰國的碳市場制度相對成熟,自願性碳權價格自2018年至2024年的年複合成長達35%,市場對碳權需求大幅增長;馬來西亞的碳權交易所遵循伊斯蘭教律法,禁止投機行爲,故可吸引伊斯蘭金融綠色資金;印尼去年啓動碳權交易所,已有多家金融與採礦業者參與交易,也促使當地綠能產業備受重視。

■臺商佈局全球迎接碳定價的新篇章

隨着全球碳市場前景活躍,企業佈局海外將面臨各國碳定價及啓動時程的差異性挑戰。東南亞以新加坡每噸18.5美元的碳稅最高,泰國則對石油產品課徵每噸5.5美元的碳稅。相較之下,拉丁美洲除了烏拉圭外,碳價普遍較低,尤其阿根廷對化石燃料徵收的碳稅甚至每噸不到1美元。因此,臺商需綜合考量各國碳定價結構及其對供應鏈成本的影響、能源及綠電供給、低碳補助措施、碳市場發展等,進而靈活調整營運策略。

以新加坡爲例,2024年已將碳稅調高至每噸約新臺幣600元,直接衝擊半導體、通訊、電機機械與石化等在地臺商。這是挑戰也是機遇,企業隨着這波綠色浪潮檢視內部碳成本、推動減碳措施或技術創新的同時,也要着眼於「落地法遵風險」及「綠電在地採購」等挑戰。

放眼2030年亞太自願性碳市場規模將年增30%,強制性碳市場將年增14%,新加坡轉型爲亞太碳服務中心,泰國的碳權免稅獎勵帶動碳價大幅上揚,馬來西亞投入國家基金開發林地,印尼發展藍碳商品迎合國際需求等,皆爲臺商應把握的機遇。建議臺商應採「掌握當地政策法規」、「發展內部碳定價」及「制定碳中和藍圖」三階段應對,方可在碳交易狂潮下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