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碼廣州萬頃沙文化基因:重溫圍墾史,開啓文脈新篇章
蔗浪而今碧接天,滾滾珠江流不盡,沉沙萬頃墾膏田。兩百多年前,滔滔珠水裹挾大量泥沙沖積出一片淺灘沙洲,這是萬頃沙地區的雛形。18世紀末期以築堤成圍、先圍後墾的方式在萬頃沙地區開啓了圍墾的征途,也形成現今萬頃沙地區的地理格局。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如今的萬頃沙搖身一變成爲連接廣深,溝通灣區的重要樞紐。在城市化發展的進程中,如何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民記住鄉愁。11月19日,由南沙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萬頃沙鎮政府承辦的“傳承與發展·南沙(萬頃沙)歷史文脈探究研討會”在萬頃沙圍墾歷史陳列館舉行。歷史、民俗、文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萬頃沙傳統文化歷史與文旅發展等內容展開深入探討。
萬頃沙十四涌全景。馮珠仔 攝
重溫圍墾史
從東莞明倫堂到公局街,窺見萬頃沙鎮往日繁華
研討會現場,來自歷史、民俗、文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分別從萬頃沙的歷史文化沿革、水上人生活變遷、萬頃沙的特色生態、農業發展、水鄉文化等方面展開深入解讀,爲萬頃沙打造特色文旅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萬頃沙,地處廣州最南端,區域面積約143平方公里,下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據介紹,萬頃沙原轄區爲珠江口淺海灘塗,成沙於清乾隆、嘉慶年間。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東莞明倫堂在此圍墾,意圖在汪洋巨浸之中造成萬頃良田,故以此爲名。
萬頃沙圍墾歷史陳列館內關於圍墾史的繪圖。
提起萬頃沙的圍墾史,離不開東莞明倫堂。據介紹,明倫的含義是指闡明和解釋人倫關係。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明倫思想佔據着重要的地位。從宋代開始,所有文廟、書院、太學、學宮就以明倫堂來命名上課用的講堂。而東莞明倫堂是清末至民國時期,在珠江三角洲影響深遠的地方組織。東莞明倫堂在經營管理經營地方公產的同時,積極參與地方事務,特別是興辦教育、醫院、水利以及資助各項公益事業方面,影響極大。
在清道光年間,當時屬於東莞管轄的南沙村前的海面浮出了一大片沙坦,當時東莞的陳雲亭、何耘劬、方瑚洲、陳百木等四個年長的鄉紳(均是進士、舉人)認爲沙坦將會繼續“生長”,將來可成爲很寬的田地。因此他們發起聯名以東莞明倫堂名義承領下來,名義上作爲學官的嘗產。在最高峰時,東莞明倫堂在萬頃沙這裡擁有六七萬畝田產,每年可收田租六七十萬元。
研討會上,中山大學人文學院特聘研究員金雨雁從萬頃沙歷史老街“公局街”切入,講述了東莞明倫堂在萬頃沙的故事,反映了萬頃沙獨特的社會形態與人文歷史。
圍海造田歷史圖。
爲何是公局街?據介紹,公局街位於萬頃沙五涌南岸,長約3千米,中間道路原爲石板鋪設,兩側數百商鋪林立,因1915年東莞明倫堂在這裡設立“護沙自衛局”而得名,民間又稱爲“局涌街”“街市”等。
1942年以前的萬頃沙只有4個磚房,其他都是茅草屋、草料,當地人以墾田、耕種爲主。年萬頃沙的公局街發生了一次大火,打破了當時不能建磚屋這個條例,而後萬頃沙商鋪林立,也讓萬頃沙就從一個耕作的魚米之鄉變成一個商業中心,也吸引了不少水上人家在此謀生,而這羣人的流動性強,商業性也很強。據1950年的《關於萬頃沙調查》統計顯示,1949年底,萬頃沙的人口保守估計在10000人以上,其中農戶數據共有人口爲3444人,街市人口共有5092人,流動人口約爲2000—3000人。“從這組數據可以說明,當時街市人口主要是商業,商業在萬頃沙已經非常地發達,而當時商業的中心就是現在的公局街。”金雨雁介紹,當時的萬頃沙的商業異常發達,由於東莞明倫堂不喜張揚的特點,在歷史上留下的記錄並不是太多。只能從後期的調查報告中窺見當年的萬頃沙的重要作用。
曾經的萬頃沙,放眼望去只有一片沙田。
特殊的“流動性”
建議嘗試多元的服務與治理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領導下,廣大幹部羣衆掀起圍墾“大會戰”,在雲山珠水的歲月淤積中圍出了萬頃沙灘、墾出了萬頃良田,實現了穩糧興農、富農增收,奠定了廣州向南拓展、向海發展、向世界開放的空間基礎。
圍海造田歷史圖。
漫長的歲月流轉中,當地也逐漸形成了特有的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學者王哲爲探究萬頃沙水上人生計生活的變遷,深入紅港村開展長達兩個月的田野研究,他分享了萬頃沙漁民們從流動的“水上人”到陸上轉向土地的過程,剖析了其背後的成因。
據介紹,十四涌各村的漁民及其祖輩大多原爲番禺各地的閒散“水上人”,上世紀七十年代前仍居住於艇上,並通過內河捕撈作業維持生計。經過長時間發展,直到1973年紅港漁業大隊正式成立,才形成今天的紅港村。這些流動的“水上人”,根據流水的情況,四處捕魚爲生,關於魚的知識,也總結出了“春鯿秋鯉夏三黎,冷鱭熱鱸冬至鱔”的魚汛規律,並流傳至今。
蟹農們下塘捕撈蟹。資料圖片
也正是因爲人羣的“流動性”強,使得當地基於土地管理的農村管理模式無法完全兼容水上人的生產生活:宅基地符合水上人的定居需求,但耕地卻不符合,這使得珠三角漁村的耕地在村莊建立伊始就體現出類似“土地流轉”的現象。此外,在八十年代後,以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化爲基礎的現代化轉型深刻影響了水上人原有的生計環境,但同時創造了以宅基地爲基礎的增收機遇,從而造成了漁村發展的現狀和現象共性。
依海謀生的疍家生活。(攝於廣州南沙十九涌,資料圖)
王哲指出,目前對於土地和漁業關係的討論仍然不多,主要是因爲土地與漁業關係並不密切,需要持續關注。並建議嘗試多元的服務與治理,打破二元的關鍵在於打破“二元”的思維定式。
從“灘塗溼地”到“魚米之鄉”
爲改變命運而奮戰的場景至今歷歷在目
萬頃沙河涌縱橫交錯,水網密佈,千畝魚塘明鏡耀目,萬頃碧波細水長流,在本地羣衆的自發衍生中,逐步形成“與水相生”“沙田風韻”多元文化活動形式,如端午龍舟農艇比賽、藕王評比、鹹水歌演唱、水鄉婚禮展示、扒禾桶、下水捉魚比賽等,形成別具韻味的“品鮮萬頃沙”水鄉特色文化品牌。
現今萬頃沙已發展成爲廣州市首個省級生態環保示範鎮,特有的鹹淡水環境,培育了新墾蓮藕、萬頃沙粉蕉、萬頃沙番石榴、南沙鮮鯇、南沙黃油蟹等一批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從“灘塗溼地”搖身變成“魚米之鄉”。
研討會上,廣東現代作家研究會詩歌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文化傳播學會副秘書長、廣州市南沙區作家協會副主席郭錦生,從萬頃沙圍墾歷史、特色生態、農田水利、農具發明等方面介紹了萬頃沙圍墾史背後所蘊含的獨特性和價值,並從文學的角度探討了傳統圍墾文化如何開展文學創作的可能性。他表示,萬頃沙圍墾歷史背後內涵豐富,可從詩,書,畫,文,舞,戲,劇等多種形式,引導各類文化人深入生活,幫助大家瞭解萬頃沙,寫好萬頃沙。
萬頃沙傳統水上活動。
中國民間藝術家、廣州市政協文史專員樑謀副研究員則展現了萬頃沙豐富多彩的水上文化活動及節慶儀式,提出打造水鄉供銷集市、開拓水鄉民宿、研發沙田圍海研學活動的建議,以此促進萬頃沙特色文旅開發。
此外,研討會上,還邀請了圍墾老一輩建設者陳添,分享了記憶中的圍墾經歷和這片土地的巨大變化。他感嘆道,說是圍墾,實際上就是像打仗,有人扛着鋤頭,有人挑着扁擔,有人拿着木鏟挖泥,當年圍墾大軍與潮水戰鬥,爲改變命運而奮戰的場景至今歷歷在目。
守正創新
讓傳統文化再現新活力
萬頃沙的發展是一個圍墾史,是一個歷史的變遷,城市更新的過程。南沙區副區長歐陽建華在研討會總結上指出,每個新產生的土地它的內生動力十足。萬頃沙傳統的農耕模式已成爲過去,今天的萬頃沙已經發展成爲大灣區的重要樞紐,經濟形態也逐漸從傳統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升級,但在發展過程中,不能忘掉萬頃沙獨有的特色和根脈,而是要在守正中創新。
南沙區副區長歐陽建華。通訊員供圖
“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滲透了世世代代南沙勞動人民的血和汗,凝聚了建設者的智慧和力量,這不僅是萬頃沙人的人文精神內核,更是深刻地詮釋和傳承了中華民族傳統農耕文明中那種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勤勞致富的優秀精神品格。”歐陽建華認爲,萬頃沙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在傳統農耕中,有許多優秀文化遺產值得進一步挖掘,如圍墾的沙田灌溉系統、特殊的農作物品種、傳統的農業工具等,這些都是彰顯中華勞動人民智慧的寶貴遺產,應通過合理的開發利用,轉化爲旅遊資源,讓它們得以傳承和在新時代中再次展現魅力。
爲深入挖掘並展現南沙十個鎮街歷史文化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推動其傳承、保護與發展。今年,南沙區文廣旅體局聯合鎮街相繼開展歷史文脈探究研討會,萬頃沙是該系列研討會的第四站。作爲南沙最具特色的鎮街,近年來,立足特色水鄉魅力,縱深推進“漁舟唱晚”新鄉村示範帶建設,以“帶”爲線,以“景”爲珠,融合紅港村、紅洋村等5個行政村獨特資源,規劃建設江畔綠洲、嘉魚驛站、水鄉院子、紅洋雙虹等特色體驗地,並打造5條精品觀光旅遊線路,穿珠成鏈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採寫:南都記者 鄭雨楠
通訊員:譚清月 劉海麗 陳白虹 林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