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班班有鮮乳跳票係食農教育的最大挫敗

政府推班班有鮮奶政策,圖爲嘉義縣朴子市大同國小學生喝鮮奶。本報資料照

教育部和農業部合作推動「班班有鮮乳」政策,不僅推廣我國優質鮮乳,且將是促成我國首宗食農教育的成功典範。不料絕大多數學校選擇營養價值較低的保久乳,該政策幾乎跳票,可謂是食農教育的重大挫敗。

原本該政策就是要推廣國產鮮乳,教育部卻以問卷的方式決定學校提供的乳品種類,依據聯合報的報導,不少學校考量冷藏保存不易,不敢選鮮奶,已採購學校近七成五都挑保久乳,導致供應量不足,許多學生喝不到鮮乳,甚至因全臺大搶貨買不到;六都中,新北、桃園、高雄都高喊「缺貨」,北市和臺中也要等到10月中、下旬才能喝到;僅臺南表示沒有買不到。而且部分消費者發現「保久乳悄悄漲價了」,原本網購三箱800元左右,但現在三箱1080元,漲約三成五,連乳品製造商官網也顯示缺貨中、已售完,原味、調味乳皆缺。

對此農業部陳駿季部長表示,班班有鮮乳目的,是要讓學童補鈣並健康成長,部分縣市因乳品供貨、配送量能不足,搶不到保久乳,農業部表示,持續協調得標廠商增加保久乳生產量,近期將再辦理第二次招標。

農業部部長只說對了一半,鮮奶確實可讓學童增加鈣質,增進國人健康,但飲用進口乳品或奶粉,亦可以補鈣,爲何不提供外國奶或奶粉?該政策真正的目的在於食農教育,我國食農教育就是仿效日本作法,日本就是將「給食」(學童營養午餐)制度與食農教育推廣至徹底,讓學童認識在地美食,參與午餐設計,從小植根營養概念,並從此喜愛上國產食物。

該國學童奶政策就是最成功的案例,筆者前文就提到,早在昭和29(1954)年通過《學校給食法》,《學校給食用牛乳供給對策要綱》等法令就明文牛奶成爲學童午餐的主食。並推動牛奶入菜,開發許多牛奶與傳統日本料理結合的「乳和食」食譜。日本學童在學校養成喝鮮奶習慣後,成爲終身飲食習慣。

國產鮮乳之所以稱爲「鮮乳」,就是以低溫殺菌,保留生乳多數營養,也就是如此鮮乳保存期限僅有二週,且需冷藏保存;反觀,保久乳縱然有長達半年以上的保存期限,但經高溫殺菌,部分對學童有益的養分也隨之被消滅。既然是提供給學童飲用,當然首選鮮乳,始能真正提升國人健康水準。

相信家長、學校與老師均知悉國產鮮乳營養遠優於保久乳,多數卻選擇保久乳,主因是質疑冷藏保存設備。事實上,農業部已補助每瓶外加二元冷鏈運送費,可保證運送全程冷藏,專家也表示鮮乳即使離開冷藏設備,亦不至於影響其品質,學校根本無需額外添購冷藏設備,部分縣市也實施多年,未曾聽聞學校供應的鮮乳有品質問題。

多數問卷會選擇保久乳,顯然大家對鮮奶的保存方式有所誤解,或有人誤以爲鮮乳一離開冷藏,品質即會敗壞。農業部、教育部與學校,正可透過此次機會進行食農教育,化解國人的錯誤的認知。惟食農教育主管機關- 農業部不設法宣導鮮乳知識,以釐清爭議,還要協調廠商增加保久乳生產量,無怪乎我國食農教育會如此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