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厲奮發,唱響科技強國的時代迴響

十年來,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成功進入創新國家行列,走出了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發展道路。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2年的1.03萬億增長到2021年的2.79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1.91%增長到2.44%,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國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中國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新的變化。中國既是國際前沿創新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重要貢獻者。

“羲和”探日、“祝融”探火、“華龍一號”自主三代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升至12位……一項項令人振奮的成果呈現眼前。一方面要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聚焦勇於探索、突出原創,基礎研究更要應用牽引、突破瓶頸,堅持問題導向,奔着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另一方面,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着力創新鏈產業鏈融合,大力加強多學科融合的現代工程和技術科學研究,尤其是要注重充分發揮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作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作用,提高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方面始終心懷“國之大者”,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探索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充分發揮國家作爲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重點抓好完善評價制度等基礎改革,堅持質量、績效、貢獻爲核心的評價導向。另一方面,用心用情推動科技管理職能轉變。改革重大科技項目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實行“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讓有真才實學的科技人員英雄有用武之地。與此同時,構建開放創新生態,積極參與全球科技治理。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爲全球科技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讓中國科技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改革經驗告訴我們,只有破除各類制約發展的障礙,充分激發科研人才及各類創新主體攻堅克難的積極性,才能真正激發科技創新動能。既立足當下,又放眼長遠,注重從政策角度護航科技發展。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從擴大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自主權、完善科研項目經費撥付機制、加大科研人員激勵力度等7個方面提出了自主權下放更多、激勵力度更大讓科研人員獲得感更強的25條政策舉措。此外,注重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建設全球人才高地。重視人才自主培養和青年人才培養,建立讓科研人員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機制,讓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從繁瑣、不必要的體制機制束縛中解放出來。

(作者:陳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