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公積金補虧落地 上市公司分紅空間打開

圖蟲創意/供圖 楊霞/製表 陳錦興/製圖

證券時報記者 楊霞

上市公司正在以實際行動創造條件迴應監管要求,積極分紅、增強投資者回報。

近期,浙數文化、肇民科技、文峰股份等多家公司相繼公佈中期分紅計劃,推進一年多次分紅,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統計顯示,今年已有超百家A股公司公佈2024年中期分紅安排。

而新《公司法》7月1日起施行,允許上市公司使用資本公積金彌補歷年虧損,這爲未分配利潤爲負的績優公司實施分紅創造了條件。

統計顯示,2023年末未分配利潤爲負值的公司共有790家,其中超600家盈餘公積金和資本公積金合計規模超過賬面累計虧損金額,可以足額彌補歷史虧損。日前,華昌達打響上市公司資本公積金補虧“第一槍”。展望未來,會有更多上市公司跟進,上市公司整體分紅水平有望更上一層樓。

以資本公積金彌補歷史虧損

上市公司躍躍欲試

7月1日,新《公司法》正式實施。華昌達當晚即發佈公告,擬使用盈餘公積金和資本公積金彌補母公司以及全資子公司虧損,實施後2023年度可供股東分配的未分配利潤由負變爲0,以進一步便利未分配利潤轉正後實施分紅。

此外,多家公司躍躍欲試。譽衡藥業近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計劃採用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的方式,爭取儘快滿足分紅條件,回報投資者。平潭發展表示,公司重組前累計虧損較大,目前擁有足以覆蓋的資本公積金餘額,公司將依據規則結合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如達到利潤分配條件即積極推動分紅工作。另外,供銷大集等多家公司在互動平臺回覆投資者關於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事宜。

根據新《公司法》,公積金彌補公司虧損,應當先使用任意公積金和法定公積金,仍不能彌補的可以按照規定使用資本公積金。今年3月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要求落實新《公司法》,支持上市公司按照規定使用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進一步便利未分配利潤爲負的績優公司後續實施分紅。

需要注意的是,新《公司法》中關於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一方面彌補的虧損是企業長期經營的累計虧損,不影響企業當期盈利情況;另一方面由於這種調整會使得上市公司賬面的虧損減少,甚至賬面不再虧損,這就爲上市公司日後將實現的稅後利潤進行分配創造了條件。知名財稅專家、資深註冊會計師劉志耕認爲,用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很大程度上是上市公司爲了擺脫歷史虧損不可以進行利潤分配窘境的一種手段,並不代表上市公司經營發生變化。

事實上,使用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之前也有相關規定。從歷史變革看,1994年《公司法》規定資本公積金可以彌補虧損,2005年《公司法》規定資本公積金不能彌補虧損,2024年《公司法》規定資本公積金可以彌補虧損。

劉志耕表示,從會計處理的角度來看,上市公司用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的本質,是一種賬務調整行爲,即僅是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會計科目下,“資本公積”與“未分配利潤”之間餘額一減一增的調整,這種調整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資金流動,表面上看對上市公司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超600家公司補虧有望

根據新規定,上市公司可使用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有哪些上市公司累計虧損有望得到彌補?受影響公司的規模有多大?

按照上市公司2023年母公司財務報表口徑,共有790家公司未分配利潤爲負,合計規模1.1萬億元;盈餘公積金合計1030億元,遠不足以彌補虧損,資本公積金總規模爲2.16萬億元。兩項公積金合計爲2.26萬億元,超過賬面虧損1.17萬億元,整體規模足夠彌補賬面虧損。需要說明的是,記者使用的未分配利潤和公積金口徑統一爲母公司報表口徑,因爲根據滬深交易所要求,利潤分配的財務依據是母公司報表的未分配利潤項目。

分板塊來看,上述790家公司中主板數量最多,有542家,創業板185家,科創板和北交所分別爲58家和5家。

雖然從整體規模看,公積金足以覆蓋虧損金額,但單個公司冷熱不均。有606家公司能夠用公積金彌補虧損,即盈餘公積金和資本公積金之和超過賬面虧損,其中65家公司僅使用盈餘公積金就足夠彌補虧損缺口,但仍有184家公司公積金不足以彌補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有18家公司虧損缺口較大,超過10億元,如海航控股、華電能源等。補虧缺口較大的公司有以下特點:

第一,ST公司扎堆。缺口排名居前的10家公司中,*ST保力、*ST天沃、*ST京藍三家均爲風險警示公司,都存在退市的風險;廣田集團剛剛“摘星脫帽”,今年中期業績預告繼續虧損;華電能源2023年6月撤銷風險警示,簡稱由*ST華源變更爲華電能源。

第二,歷史遺留問題拖累。補虧缺口排名居首的海航控股,2023年末賬面未分配利潤近-600億元,累計公積金總額約400億元,兩者缺口約200億元。海航控股經歷破產重組後,2018年至2023年期間,連續六年扣非後淨利潤均爲負值,今年一季度開始轉正。另有神霧節能未分配利潤爲-41.24億元,公積金補虧缺口爲35.7億元。此前神霧系深陷財務造假風波,該公司2020年因爲財務虛假記載問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神霧節能自2008年以來,有13年虧損(按照扣非後口徑),僅3年盈利。

第三,行業景氣度不佳。中銀絨業自2015年以來的8年時間,僅有1年盈利,其餘7年扣非後均爲虧損,今年一季度也未能實現扭虧,公司主營業務爲羊絨及鋰電材料,碳酸鋰價格下降拖累公司業績,公司多次提示存在面值退市風險。冠捷科技前身爲華東科技,公司在2021年完成資產重組後,結束了連續多年虧損的窘境,業績出現好轉,連續三年實現盈利,但仍不足以彌補歷史虧損,今年一季度受行業景氣度不高影響,虧損0.35億元。

使用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並不能掩蓋部分公司經營不善的事實。因此,上市公司仍需要修煉內功,從根本上改善公司經營狀況,提升盈利能力創造分紅條件。

分紅有望更上一層樓

隨着新《公司法》落地實施,允許使用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爲部分未分配利潤爲負的績優公司實施分紅創造了便利的條件。近年來監管層多措並舉,積極推動上市公司分紅,2023年分紅總額再創歷史新高,3800餘家公司分紅超2.2萬億元。

回顧監管政策對分紅的要求,2023年12月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2024年4月新“國九條”指出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均對上市公司分紅提出具體要求。

除了政策引導之外,上市公司再融資、減持等也對分紅有明確要求。但是,上市公司分紅對利潤有一定要求,賬面未分配利潤爲負值的公司,不滿足分紅條件。2023年未實施現金分紅的1000多家公司中,有790家未分配利潤爲負,佔比過半,可見賬面累計虧損是影響上市公司分紅的重要原因。這些虧損公司中有600餘家能夠使用公積金彌補,假設後續這些公司加入分紅大軍,將大幅提升市場分紅水平。整體來看,使用資本公積金彌補歷史虧損,對上市公司有以下幾方面好處:

第一,有利於業績好轉公司實施分紅,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分紅水平。上述790家公司中,有108家公司近三年均實現了盈利,如鹽湖股份、招商南油、中孚實業等。其中部分公司因資產重組等歷史遺留問題存在賬面累計虧損,但目前經營已有所好轉。此次新《公司法》落實將有利於這些業績好轉的公司實施分紅,更好地落實新“國九條”要求,提升股東回報水平。

第二,有利於上市公司開展融資。根據證監會相關規定,現金分紅是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必要條件。對於一些累計虧損較多的公司,更需要再融資獲得充足的資金保證運營,資本公積金補虧有利於滿足這些公司再融資需求。

第三,有利於上市公司滿足減持要求。今年證監會出臺分紅與減持“掛鉤”政策。對於一些有減持需求的公司來說,用資本公積金補虧有利於其開展減持。

此外,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也存在一些弊端。劉志耕就認爲,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使上市公司失去了原本能夠享受的用稅前利潤彌補虧損的稅收優惠,可能導致公司的現金流減少。同時使用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可能會導致上市公司當年實現的利潤可以全部用於利潤分配,對後續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另外,部分經營不善的公司可能會利用公積金補虧的規則,製造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尚可的表象,對投資者產生一定誤導。

上市公司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權衡資本公積金補虧事宜,具體分紅仍需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尤其是收益質量和現金水平。如果上市公司現金流不足以支持分紅,激進的分紅政策可能給公司經營帶來負面影響。從長遠來看,提升經營水平和盈利能力,用真實的利潤回報投資者,纔是長久之道。對投資者而言,也需要擦亮眼睛,甄別上市公司的分紅類型,是否存在歷史累計虧損,虧損原因是什麼,全面瞭解公司的經營狀況,不能單純從分紅水平高低判斷公司優劣。

整體來看,上市公司使用公積金補虧提升了上市公司經營的靈活性,給一些經營改善的公司創造了分紅條件,能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分紅水平,夯實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推動市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