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系統對外售賣,90%都會失敗

近年來,隨着自研系統的逐步成熟,很多大企業都成立了IT公司,希望把自研系統商業化,爲公司創造收入的同時,也提升IT部門在集團的地位。

但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大部分自研系統在推向市場以後,要不就是銷售情況不理想,要不就是交付成本太高,最終導致慘淡收場。

關鍵在於:自研系統商業化的本質是“非相關多元化”。

比如,一家汽車製造企業,把自研ERP系統打包成產品對外銷售,其實就是從汽車製造行業切入了軟件行業。

衆所周知,“非相關多元化”的失敗概率很高,加上很多企業缺乏敬畏心,以爲做個軟件很簡單,因此我敢說:

自研系統商業化,90%都會失敗。

01

失敗的三大原因

自研商業化失敗的第一個原因是產品標準化能力不足,由此導致的定製化開發讓幾乎每個項目都無法盈利。

在商務談判階段,對於需要一定程度的定製化開發,甲乙雙方都心知肚明。

但定製化項目最可怕的地方在於:由於在售前階段主要依靠PPT進行交流,對定製開發的程度容易預估不足。

結果最後客戶抱怨產品太差,而項目方也叫苦不迭。

由於很多企業沒有商業化軟件的經驗,會想當然的認爲“我代表了先進管理水平”:如果軟件不適配客戶的業務,正好可以倒逼客戶進行管理變革。

然而,真相卻是“沒有標準的管理模式,只有合適的管理模式”。

把豐田汽車的供應鏈模式硬套在一家三流製造企業身上,成功的機率幾乎是零。

比如,平安集團推出的HR軟件HRX爲什麼會失敗?就是忽略了產品標準化的重要性。

HRX號稱根植於平安30餘年高速成長的管理經驗,這種“軟件代表先進管理”的口號作爲營銷手段肯定沒問題,也容易打動客戶高層。

但是,如果以爲搞定了CEO就搞定了管理層和執行層,那就大錯特錯了。

項目交付過程的難度之高,會讓他們懷疑人生。

那麼,是不是搞定了標準化,就搞定了商業化呢?

並不是這樣。

自研產品商業化失敗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戰略模糊。

比如,爲什麼要商業化,很多公司是這麼想的:

A1:因爲我的這個產品做得好,所以我要商業化。

A2:因爲別的公司也在賣,所以我可以商業化。

A3:因爲我要爲公司創收,所以我需要商業化。

但是沒想清楚:

B1:我的客戶是誰?他們爲什麼要買我的產品?

B2:相比競品,我有什麼核心差異化?

B3:市場空間有多大?我能否賺到錢?

A只是一種願望,而B纔是真正的戰略,但很多企業把這兩者混爲一談。

以飛書爲例,其商業化的初衷是什麼呢?

並不是高層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而是因爲“自研成本太高了,需要通過商業化來分攤研發成本”。

這樣模糊的戰略思考,爲今天飛書的困境埋下了病根。

說到底,自研產品商業化失敗最核心的原因,其實就是外行指導內行。

HRX團隊難道就沒有懂管理軟件的大咖嗎?

當然有。

實際上,HRX的團隊配置可謂豪華。

比如,裡面就有來自世界級諮詢公司的Workday(一款國際知名HR 軟件)解決方案專家。

但是,有這麼多大牛,爲啥還是犯下最基本的錯誤呢?

因爲這些大牛都只是負責執行,真正負責戰略的都是集團高層。他們雖然不懂管理軟件,卻擁有最高的決策權。

更重要的是,這些高層本質上都不是創業者,他們擅長的不是創新,而是複製。

但切入一個新行業,最需要的就是創業精神。

這就是自研系統商業化失敗的第三個原因:創業者既不懂企業軟件行業,又缺乏真正的創業精神。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要致敬釘釘的無招。

和一些人想的不同,釘釘從來都不是阿里巴巴的自研產品,甚至都不是阿里高層規劃的產物。

它本是無招爲小微企業量身定製的一款辦公協同軟件,但最終卻“逆襲”成了阿里巴巴的“御用軟件”。

02

該如何商業化?

自研系統要成功商業化,必須解決好產品標準化的問題。

而標準化的前提,其實是正確的定位。

比如,平安集團HRX的定位,就註定了它不可能實現標準化。

中國管理型HR軟件領域,其實是一個成熟、競爭充分的市場。

而HRX商業化的第一批客戶就是追求精細化管理的大型企業。

這樣的客戶,在B端軟件的應用上已經有非常成熟的經驗,而且往往有較爲複雜的個性化需求。

即便是世界領先的HR軟件,也不可避免一定程度的二次開發。

何況是一款剛開始商業化不久的軟件呢?

同時,HRX非常強調自己的諮詢屬性,售賣的是一整套“從諮詢到落地”的解決方案,這也極大的提高了客戶的期望和交付的難度。

說白了,這是一次外行的失敗:高估了管理諮詢的效果,低估了軟件研發的門檻。

除了正確的定位,我們還需要有實現標準化的智慧。

事實上,並非每一個領域都適合後來者切入,我們要善於從市場中發現標準化的機會,並且用正確的策略去抓住它。

切記:產品策略決定了標準化的成敗。

1、從大到小,還是從小到大?

曾經和一位投資人討論:SaaS公司到底應該先從小企業做起,還是先從大企業做起?

從小企業做起,我們容易掌控主動權,但是要實現規模化盈利,SaaS公司就必須攻克大企業市場。

而小企業市場的經驗,往往不足以應對大企業的需求。

從大企業做起,更容易做大收入規模,但是大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很多,會帶來很大的產品和服務壓力。

而我的建議是:

在能力積累上,從大企業出發;

在客戶選擇上,從中小企業出發;

在產品設計上,從MVP出發。

1)在能力積累上,從大企業出發

小企業的需求簡單,易於變通,對軟件功能的厚度要求不高。

如果一個產品經理只有面向小企業的SaaS產品經驗,他的架構能力實際上非常薄弱,也很難承擔起服務大企業的重任。

實際上,不管是Salesforce還是Workday,他們的核心團隊都有豐富的大企業B端產品經驗。

比如,Salesforce的創始人和部分早期高管都來自於Oracle公司,而Workday的創始人曾經研發出了大名鼎鼎的Peoplesoft。

因此,一家有遠大理想的SaaS公司,一定會從大企業身上汲取寶貴經驗,用來提升產品的行業深度,以及產品團隊的架構能力。

2)在客戶選擇上,從中小企業出發

每個人對中小企業的定義不太一樣。我對中小企業的定義是:規模較小,但能夠爲SaaS產品持續付費的企業客戶。

比如,在快消品行業,經銷商的年銷售規模在2000萬以上,製造廠商的年銷售額在2億以上,這樣的企業除了具備一定的持續付費能力,數量也較多,適合打造標準化的SaaS產品。

如果在產品的MVP版本,我們直接根據大企業的需求研發——除非產品團隊的架構能力足夠強大、產品研發的資源足夠豐富——那麼產品團隊很容易疲於滿足客戶的各種細緻、個性化的需求,無力打磨標準化的產品。

反之,如果在產品的MVP版本,我們根據中小企業的需求研發。那麼不但產品團隊的壓力較小,而且可以具有很強的主動性。

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規劃,在雕琢用戶體驗、沉澱行業經驗的基礎上,做好每一個功能的標準化。

3)在產品設計上,從MVP出發

當然了,如果我們的產品就只適合大企業呢?

那麼在產品設計上,一定要從MVP出發。

比如,研發一個完整的ERP可能難度很大,失敗概率很高。

但是在APP端開發一款移動訂單管理系統,成功的概率就大得多。

這裡的關鍵在於,我們既要讓客戶的業務閉環,同時又要讓產品最小化。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免在產品還不夠強大的情況下,就被大企業的個性化需求拖入泥潭。

2、聚焦:避免大而全

在標準化產品的構建上,選擇從中小企業、或者從MVP產品入手,除了免受強勢客戶的干擾,也能夠讓我們聚焦核心資源。

我曾經做過簡單估算:做好同一個功能,“標準化”所耗費的資源,是“定製化”的5~7倍。

這也是很多自研轉商業化的IT公司常犯的一個錯誤:他們一開始就低估了研發標準化產品所需的投入。

結果構建了一個大而全,但是在可配置性、用戶體驗方面都比較粗糙的所謂“標準化”產品。

當然了,有朋友會說:只有大而全的產品,客戶纔會買單。

其實這是一個失敗的隱喻:客戶說,只要你有了XX功能我就買單。

這往往說明,我們一開始的定位,就沒有抓住企業的痛點。

質量不夠,數量來湊——全面鋪開的結果,往往就是全面失控。

3、產品經理:架構能力的來源

很多CEO忽略了一點:不同的產品經理,會塑造出不同的產品。

一個只有小企業服務經驗的產品經理,他的產品設計往往也比較短視,也很難與大企業管理層進行高效的溝通。

這就是我常說的:缺乏產品架構能力。

在產品設計上,從抽象到具體、從複雜到簡單總是相對容易的。

如果你掌握了複雜、抽象的產品設計框架,再去設計一款簡單、針對小範圍客羣的軟件產品,那麼難度其實是很小的。你只需要解決好用戶體驗問題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只有簡單、針對小範圍客羣的產品經驗,要去設計一款複雜、抽象的軟件產品,那難度其實是相當大的。

雖然很多CEO的說辭是:根據多個項目的經驗進行歸納和抽象。但是這樣的效率其實非常低。

所以,找到一個具有架構能力的產品負責人,非常重要。

03

總結

既要做好定位,又要做好標準化設計,商業化軟件的門檻一點都不低。

在把自研系統商業化之前,可以問一問自己: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來源 | ToB老人家(ID:ToBlaorenjia)

作者 | 王戴明;編輯 | Spring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