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克龍,估計要被中國縣城震撼到了
距離巴黎奧運會還有3個月,義烏已經瀰漫着奧運氛圍了。
巴黎奧運會乒乓球、附有法國國旗元素的獎牌獎盃、印着“PARIS 2024”的硅膠手環等奧運周邊,早早擺了出來。
義烏商家則更早迎接奧運會。去年10月,有義烏商家接到巴黎奧運會官方訂單,生產100萬個奧運手環,而上百萬的訂單量只是爲他增加了30%的年銷量。
人們再一次驚異於義烏的“世界超市”地位。
誰還記得,世界聞名的義烏其實只是浙江金華下屬的一個縣級市?去年,義烏GDP突破兩千億,以一己之力撐起整個金華三分之一的GDP。
同樣令人震驚的還有另一個縣城——“宇宙中心”曹縣。
時隔3年,曹縣再一次火出圈,這次不再是互聯網的造梗狂歡,憑藉的是實打實的產業——曹縣馬面裙異常火爆,僅年前兩個月銷售額接近5.5億元,去年漢服銷售額更是超過70億元。
起初,曹縣以一種略帶戲謔的玩梗方式走進人們視野,諸如“北上廣曹”“寧要曹縣一張牀,不要上海一套房”的誇張調侃。
當人們帶着好奇將目光聚焦於曹縣時,才發現曹縣隱藏的經濟實力,不管是佔據日本棺材市場的90%的棺材外貿產業,還是如今興盛的漢服產業,都讓人們得以重新審視曹縣,打消了玩梗的意味,多了些由衷的讚歎。
義烏、曹縣的蓬勃發展讓人們清晰感知到一個縣城的經濟潛力,同時,也讓其他長久以來被忽略的小縣城重新被看見。
早在十幾年前,經濟學家張五常就曾斷言:“以縣際競爭爲代表的地區間競爭,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猛發展的根本原因。”
如今,中國的縣城早已走在時代前列。遍佈中國版圖的1800餘個縣城的經濟總量佔據全國的40%,其中,經濟實力前100的縣城就佔去全國GDP的10%。
2023年,全國千億縣達到54個。其中,位列第一的崑山成爲全國首個超過5000億的縣級市,以一縣之域超過青海、西藏整個省區的GDP。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中國縣城崛起的步伐從未停下。
無處不在的縣城產業
在中國廣闊的土地上,1800餘個小小縣城星星點點散落在各個地方,縣城的產業也在無聲無息中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每一處角落,甚至影響着大洋彼岸人們的生活。
從衣食住行到休閒娛樂,縣城產業無處不在。
你身上穿的衣服可能產自江蘇常熟,腳上穿的大概率是浙江諸暨的襪子、福建晉江的鞋,爲去海邊旅行網購的泳衣也許是遼寧興城的。
圖源:央視新聞
在家裡環視一週,牀上鋪的四件套產自江蘇海門,家電是佛山順德的,頭頂的水晶燈是中山古鎮的,隨意擺放在桌上的打火機是湖南邵東的。
出門逛商場,道路旁擺放的一排娃娃機從廣州番禺運來,健身房的健身器材大部分出自山東寧津。
我們一年裡吃的各種水果都有着自己的歸屬地,冬天的砂糖橘是廣西荔浦的,夏天的火龍果是廣西隆安的,秋天吃的獼猴桃是陝西周至的,四季都能吃到的蘋果很有可能來自陝西洛川。
蘊藏着巨大能量的小小縣城,也在影響着世界人民的生活。
“世界煙花之都”瀏陽不僅承包了北京雙奧會、杭州亞運會等各大盛事開幕式的煙花,還在倫敦奧運會、里約奧運會、俄羅斯世界盃等國際大型賽事活動上狂刷存在感。
卡塔爾世界盃時,網上流傳着一句話“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其他都去了”,其中備受矚目的“義烏製造”爲世界盃生產出70%的周邊產品,成千上萬的足球、旗幟、球衣、徽章、貼紙等產品陸陸續續運到大洋彼岸。
圖源:新華網
2022年,北溪管道爆炸泄漏引發歐洲能源危機,致使歐洲各國天然氣價格飆升,歐洲民衆爲了過冬,瘋狂購買中國的電熱毯、電暖器、電吹風。
浙江寧波慈溪市是我國取暖器生產基地之一,原本出口的取暖器生產旺季在9月中旬左右就結束了,那年,來自歐洲的訂單量激增,在慈溪引發一波補單潮。
伴隨着接連在國外街頭響起的“倒車請注意”魔性提示音,國產“三蹦子”在歐美市場走紅,海外售價高達一萬多美元。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和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也忍不住在國外社交平臺上向國外網友推介國產“三蹦子”。
起因是博主“Bobo在美國”在國內給美國公公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引發美國鄰居的好奇,她將其發在短視頻平臺,隨即引發熱議。
視頻中的那輛電動三輪車就產自“中國電動車之鄉”江蘇錫山,早在2006年,錫山就已開展電動車出口業務,如今錫山電動車出口企業的品牌專賣店,遍佈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千萬別以爲縣城產業只停留在低端製造業,高端製造也不容小覷。
從汽車製造到輪船製造,再到航空航天、核工業,上天入地下海,哪裡都有縣城產業的身影。
“中國第一縣”崑山可不止崑曲、陽澄湖大閘蟹,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產業集羣已經達到千億級別,還擁有12個百億級產業集羣,分別涉及到專用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等。
江陰市更是流傳着“村比鎮富,鎮比縣富”的神話,全國五百強裡有9家企業在這裡安家,此外還遍佈新能源、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高科技新興產業。
江蘇靖江的造船業是我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基地,中國造船業國際市場份額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江蘇靖江功不可沒,在這裡,最快40多天就能出廠一艘船,造船實力碾壓日本。
“東北第一縣”瓦房店是中國最大的軸承生產基地,這裡生產的軸承小到用於鐵路、貨車,大到用於核工業、坦克、航母上,凡是需要轉動的地方都能看到瓦軸的身影。
2019年,在中德峰會上,德國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特別提到,中國的“隱形冠軍”企業雖然仍處於起步階段,但近年來發展勢頭非常迅猛,特別是在研發投入方面增長很快。這裡的“隱形冠軍”是指在某一細分領域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年銷售額不超過50億美元且隱身於大衆視野之外的中小企業。
在工業細分領域之下,越來越多不被看見的縣城正悄悄躍升爲世界級別的“隱形冠軍”。
縣城的突圍之路
在聚光燈照不到的地方,中國縣城在困頓裡謀求出路,一步一步走出落後,破繭重生。這是一段漫長而又艱苦的蛻變。
中國縣城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國製造的縮影,前期更注重量產,後期注意力才慢慢轉移到創新和技術上。
如今的曹縣有着“原創漢服之都”之稱,但它也曾揹負着“山寨”的罵名許久。
初期,曹縣商家幾乎沒有版權認知,常常粗暴抄襲其他品牌,受到不少詬病,直播售賣的評論區一片罵聲,“抄襲”“質量差”“盜版”.......批評聲不絕於耳,好多商家不敢承認自己來自曹縣,對外宣稱來自杭州和成都。
而當他們收到法院傳票才後知後覺,“原來這個東西是有版權的。”
量產發展到下一步,不可避免地演化爲價格戰,商家爲了增加降價空間隨之會壓縮產品質量,劣幣驅逐良幣,可以預想的是,產業很快會走入絕路。
山東寧津的健身器材產業就曾深受其害。二十年之前,南下做健身教練的周月明將健身器材產業引進家鄉寧津,那時國內健身行業剛剛興起,市場不大,賺不了多少錢。直到2013年,健身行業迎來大爆發,當地人紛紛效仿周月明轉行做起健身器材。
做的人多了,問題也來了。大多數人靠着仿製和代工入行,產品同質化嚴重,整個行業很快陷入價格戰的惡性競爭中,停滯不前。
無論是深陷抄襲爭議的曹縣漢服,還是困在惡性競爭的寧津健身器材產業,要想破局,面前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創新。
在聲譽受損嚴重的地步下發展尤其艱難,曹縣漢服每往前走一步,消費者都會拿着放大鏡審視每一處變化,曹縣商家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漢服不符合規範就找來資料,仔細研究各個朝代漢服的形制要求,沒有原創就招納有才華的設計師,或是與外來設計師合作。
曹縣政府也趕來幫忙,聯合各大經營機構爲商家提供貸款、免費場地,完善路、電、網等基礎設施。爲鼓勵企業原創,政府還組建專門的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將專利申請辦理時間從180天縮短至10天。
在曹縣人的共同努力下,曹縣漢服摘掉“山寨”的標籤,贏得消費者的認可,目前,曹縣共有漢服企業2282家,原創漢服加工企業佔比超過90%。
爲跳出價格戰的惡性循環,寧津人將目光轉向研發,在外觀、材質、用途等方面獲得專利;爲避免同質化,開發出有氧、力量、普拉提等健身品類;還有的企業另闢蹊徑,進軍醫養健康行業,對準國內日益加重的老齡化問題。
寧津的健身器材產業逐漸發展成爲中國健身器材生產基地,影響力擴展到世界範圍,出口產品佔比70%-80%,遠銷南美、中東、東南亞、歐美、北非等國。
另一方面,中國縣城中分佈着許多農業大縣,他們面臨的很大問題在於農業產業的單一化,陝西洛川縣長曾坦言:“農業產的東西一定要變成商品,通過加工變成商品來提高他的附加值,這個產業才能持續壯大,如果光抓農業,是沒有前途的,沒有出路的。”
這也是陝西洛川蘋果發展成爲品牌估值687億元大IP的秘訣所在。
“普通蘋果按斤賣,洛川蘋果論個賣”,這傲人的成績背後是36條智能選果線的支撐,每個蘋果像是拍CT一樣拍出120張圖片,顯示屏上糖度、克重、黴心、瑕疵、片紅和條紅一目瞭然,方便按照品質分級。
此外,洛川還擁有先進的氮氣保鮮存儲技術,蘋果不僅能全年售賣,還能保持“現摘現吃”的口感。
隨着洛川蘋果口碑提升,又出現許多附加產業,儲藏企業、加工企業、有機肥廠陸續建起,通過對蘋果深加工後又延伸出蘋果脆片、果酒、果醋等商品。
甘肅靜寧蘋果更是將產業鏈延伸到極限。從育苗研發、規模種植,到儲藏營銷、加工升級,再到包裝配套、電商物流,小小蘋果竟串起產業鏈上161家企業。
靜寧蘋果的商業版圖,一路從東南亞拓展到中亞、中東、歐洲以及美洲等地,甚至還到過南極,2022年,100箱“靜寧蘋果”作爲補給物資隨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隊到達南極,“靜寧蘋果”也由此成爲首個到達南極的中國蘋果。
除了延長產業鏈,有的農業大縣還利用科技的力量將第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做到極致。
山東蘭陵的蔬菜大棚可以稱之爲“超級工廠”,從一粒種子到新鮮生菜,全程無人管理,只靠物聯網控制和流水線運作,溫度低了有供暖,溼度低了有噴霧,光照弱了開天窗,渴了、餓了水肥直達根部,種56畝地只需4個工人,僅僅一天就能生產出2萬棵蔬菜,年產量高達500萬噸,足夠4500萬人吃一年。
不止如此,蘭陵又將種菜升級到做預製菜,200多款預製菜品涵蓋肉、蛋、奶、蔬等12大類。
蘭陵還將蔬菜大棚打造爲國家4A級景區,年接待約130萬名遊客,遊客來到這裡不僅可以看到大南瓜、設施蔬菜、植保機,還能體驗到研學綠色課程。
中國縣城產業的黑科技,已經發展到難以想象的地步。
在福建安溪的茶園裡,不僅設立了氣候站,還向太空發射了鐵觀音衛星,通過空天大數據對茶園進行數字化管理,包括茶葉長勢、地形坡度、污染物病蟲害等都可以監測到。“以前茶農是看天吃飯,現在可以看星吃飯。”
任何一個產業要想可持續發展都不能忽視環保,中國縣城深諳其理。
作爲江南地區最大的廢舊物品集散地,江西豐城彙集了全國各地的破銅爛鐵。
以往,豐城人“收破爛”是手工作坊模式,對廢舊物資的處理較爲單一,效益低,更嚴重的是,那時候沒有園區,廢品亂堆亂放、垃圾成山、氣味難聞……廢品市場周邊居民苦不堪言。
如今,豐城建起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將一批批廢舊物品變廢爲寶。
廢料拆解、生產輪轂、打包裝箱,三條生產線接續運行,一邊吃進廢料,一邊吐出輪轂,月生產15萬件摩托車輪轂、25萬件電動車輪轂,產品遠銷東南亞。爲避免環境污染,園區還建立了對廢水排放、煙氣等污染物的實時監控。
越過重山,蹚過泥濘,每個縣城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
縣城崛起背後
一個個縣城崛起的背後,背後是多方合力託舉的結果。
中國百強縣排行榜上,江浙縣城常年在榜,很大原因在於當地政府對人才不計成本的投入。
浙江餘杭有一座夢想小鎮,吸引了很多年輕人來此創業。B站UP主影視颶風就是其中一員,這裡提供的“保姆式”服務留住了他,政府工作人員會主動找他講明各種補貼政策,“關於房租、人才、落戶等各方面的補助都會跟你講,甚至還會說兩次,督促你把這些事落地”,這些政策直接幫助到他公司的後續發展。
江蘇太倉也下了血本,每年對人才的總投入將近兩個億。有一家半導體公司獲得太倉“領軍人才”的資助,總金額超過百萬,更讓他們驚喜的是,項目實施速度非常快。
政府的政策幫助企業致富,企業又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回饋村民。
貴州正安吉他企業在招工用工時,貧困戶可以直接進場就業。有家企業35%的員工都是留守婦女,她們一邊在家裡照顧老人小孩,一邊到工廠賺錢,“也許賺得比她老公的錢還多。”
在浙江樂清,流行一種特殊的經濟---“地瓜經濟”,意思是樂清商人像地瓜的藤蔓一樣分佈在全球各個地方,待到吸足養分發展壯大後再回哺家鄉。
在樂清市下山頭村,有着中國規模最大的溜溜(滑梯)主題公園“鐵定溜溜樂園”,“鐵定”包含着樂商方玉友對家鄉的熱愛,意爲鐵了心要爲家鄉做貢獻,樂園經營收入不同形式反哺給村民——出租田地、以土地入股、就業報酬,直接帶動村民年人均增收5000餘元,真正實現了共富。
當然,縣城崛起背後最強大的力量還是來自成千上萬的勞動者。
一個90後創業團隊來到安吉縣紅廟村開咖啡館時,沒人看好他們,連當地村委書記都說“這是一次瘋狂的舉動。”
這其中有團隊的考量。咖啡館地址選在一個深藍色的心形湖泊旁邊,將場景和咖啡融合在一起符合當下流行的打卡文化,爲此團隊還建造了長達475米的網紅牆,300平方的眺望臺,供人們拍照打卡。
起初,他們預計每天來二三十個人就足夠了,沒想到咖啡店開業後在網絡迅速走紅,不到一年,接待近30萬人,營收近千萬。
此舉直接改變了這個小縣城的命運。隨後,“咖啡+音樂”“咖啡+文化”等不同模式的咖啡店也越來越多,在這個人口不到60萬的縣城裡,如井噴式涌現出300多家咖啡店,“咖啡密度”比一線城市還要高。
縣城的地域限制不了這些勞動者的心,反而讓他們擁有了更遠大的理想。
江蘇丹陽發展爲“世界眼鏡之都”的過程,盡是艱辛和淚水。
從前,高端的樹脂鏡片原料一度被日本壟斷,丹陽廠家爲了引進外國成熟的技術贏得一線生機,只能轉口從韓國購入。
等到產業發展有起色時又碰上國內崇洋媚外風氣盛行,大家一聽是國產的就不要,兩個一模一樣的鏡片,消費者會因爲“進口”兩個字而多花兩千塊。這就造成一個悲哀的場景,做眼鏡的、賣眼鏡的、買眼鏡的都是中國人,但決定價格的卻是外國品牌。
如今新一代人進入眼鏡行業,他們將眼光放得更爲長遠,希望能打造出自己的民族品牌,“我代表的不是自己的工廠,而是中國製造。”
“中國軸承之都”瓦房店被稱爲“東北第一縣”,多年發展歷程證明,瓦房店不負盛名。
如果把機械當成一個人,軸承就是“關節”,任何需要轉動的東西都離不開它,包括航空、航天、航母、核工業、坦克等高精尖設備,因此,“軸承的發展水平高低,也決定了中國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的轉變。”
過去,瓦房店軸承廠代表團想從世界軸承王牌那裡多學一點技術,到了他們廠門口卻被攔下,“不讓進的”,那時,國內工業基礎薄弱,國外技術封鎖壟斷,瓦軸人過關都是地獄模式。
沒有先進的機械設備,瓦軸人硬是靠着雙手一點點做出來,憑着這股“軸”勁,瓦軸人接連做出了中國第一套工業軸承、中國第一套核工業軸承、第一套坦克誘導輪軸承、第一代航母攔阻索軸承……
小小縣城,也能撐起國家的脊樑。
郡縣治,天下安。縣域富,國家強。
縣,作爲一個基本行政單位,從未被歷史的潮流淹沒,從秦朝郡縣制起,至今已經沿用了兩千多年,因此也有人說,縣城是中國的底色,讀懂了中國的縣,就讀懂了中國。
看看這些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吧。這裡有充滿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殫精竭慮的基層政府工作人員,以及勤勞樸實、拼搏有幹勁的勞動者。如今的縣城早已不再死氣沉沉,昔日人們無比渴望逃離的土地正散發着源源不斷的希望和生機。
江蘇太倉連續八年被評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部分參考資料:
1.央視新聞《“縣”在出發》
2.央視新聞《義烏小商品又“爆單”了 商家接到大量巴黎奧運會相關訂單》
3.新華網《德國舉辦中德“隱形冠軍”峰會》
4.紅星新聞《“三蹦子”走紅歐美,最高賣1.2萬美元,廠家稱“倒車請注意”將推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