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紅軍路,鑄鏈家魂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召開,而黨的誕辰紀念日是7月1日。2021年,正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的第100週年。

成都鏈家總監團隊乘上了前往遵義的動車,踏上這片承載着厚重的中國革命史的土地,走長征路,鑄鏈家魂,用不一樣的旅程,開啓一段紅色之旅。

4月11日晚上8點

開營儀式正式拉開序幕

成都鏈家總監團隊及

職能夥伴們身着正裝

全員齊聚會議室

一起聆聽

來自中共遵義市委黨校教育長

韋生彬教授

關於“遵義會議”的分享

一次化解危機的成功典範

遵義是聞名遐邇的轉折之城,1935年,在這裡召開了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在極端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和紅軍,成就了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韋生彬教授的分享主題是《一次化解危機的成功典範》,他激情澎湃地爲大家講解了那段歷史。

全體夥伴聽得認真,記得仔細,全面深刻地認識了遵義會議的精神和歷史意義。

韋教授在分享紅軍爲什麼總是能以一當十,以少勝多時,分享了4個詞——“信念”、“意志”、“潛能”、“奇蹟”。

由信念產生意志,由意志激發潛能,再由潛能誕生奇蹟。在接下來的紅色之旅中,這4個詞時刻發揮着作用。

紅色遵義行

在經歷了12日一整天的會議之後,13日清晨,大夥兒便身着藍色的紅軍裝向着紅色歷史出發了。

此次紅色之行,團隊一共參觀了兩個展館,分別是“遵義會議紀念館”及“婁山關戰鬥遺址紀念館”。

在參觀過程中,全體夥伴聽講解、觀短片、看實物,走近那段崢嶸歲月,重溫紅色革命歷史,感受革命傳統精神。

面對一幕幕悲壯的歷史畫卷,學員們紛紛感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

隨後,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長征共行二萬五千裡,實現了中國工農紅軍的戰略大轉移。

在遵義會議紀念館裡,夥伴們看着一幅幅珍貴的照片和一件件紀念物品,思緒隨之飄向那戰火紛飛的年代。

婁山關,北控川渝,南扼滇桂,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1935年初,婁山關戰役,是長征以來的第一捷,爲遵義會議的召開和長征勝利奠定了基礎。

夥伴們至婁山關遺址實地體驗戰爭的激烈,莊重肅穆的烈士塔緬懷先烈,大家深刻感受到中國革命鬥爭的艱苦,體會到共產黨人鋼鐵般的意志。

在烈士碑前,大家懷着崇敬的心情,對革命先烈們進行哀悼並敬獻花籃,黨員們面對鮮紅的黨旗,重溫入黨誓詞。

沿着革命先烈用鮮血鋪成的紅色記憶,紅軍的精神在每位夥伴心裡留下烙印——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對上有擔當,對下有責任,得對每一位夥伴的付出,對每一個目標都要有必勝的決心。

綠色鏈家魂

從接到“遵義紅色之旅”會議通知的一刻,大夥兒其實心裡已經明白,這次出行,絕不是輕輕鬆鬆的遊玩,而是身體力行地體驗當年紅軍長征的感覺。

13日一早,大家帶上僅有的“軍需物資”——每人一瓶礦泉水,就這樣踏上了體驗“長征”的道路。

隊伍分成10個連隊,景點與景點之間的路途基本都靠步行。每個連隊的“連長”高舉着旗幟,夥伴們整整齊齊地跟在後面行走。

在遵義市區裡、婁山關上,長長的藍色隊伍再現了當年紅軍長征的景象。

當隊伍參觀完婁山關遺址時,大夥兒已經筋疲力盡,可這時真正的試煉纔剛剛開始——接下來便是5公里的徒步路程,這不是簡單的五公里,而是沉浸在戰爭體驗中的五公里。

教官會隨時吹響空襲警報,那麼全員就需要立刻臥倒,哪怕腳下是泥濘; 在行進的過程中,隨時會有夥伴“負傷”,那麼大家就需要製作擔架將傷員擡起。

在擡着傷員的過程中,還可能隨時需要衝鋒,不管是擡着傷員的夥伴還是其他正在行走的夥伴,都需要全力奔跑。

在這個過程中,時時刻刻讓人淚目。我們有位夥伴膝蓋有傷,在上午熱身的過程中舊傷復發,卻堅持參加完了全部行程,哪怕在路途中需要被攙扶。

由於熱身運動過於激烈,一大早便有人體力不支暈倒及嘔吐,即使這樣也並未退縮。4天3夜的旅程結束了,相信身體上的疲憊很快就能恢復,而更多的東西將會長留大家心中。

那便是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紅軍精神,是永不放棄的團隊精神,是信念產生意志,意志激發潛能,潛能創造奇蹟的信仰!

長征是一條拼搏之路

勝利之路

長征的道路從來都不是平坦的

正如我們每個人都

需要面臨各類考驗和挑戰

讓我們用這次旅途

致敬革命先烈

重鑄鏈家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