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與貸款旅遊:一場“即時快樂”的消費迷思

當我們談及旅遊,不再只是簡單地攢夠錢再出發,一種新的趨勢——分期貸款旅遊,正悄然在年輕羣體中興起。貸款旅遊讓年輕人能夠以更輕鬆的方式實現旅行夢想,讓“詩和遠方”不再遙遠,也讓“說走就走的旅行”成爲現實。但是,這種“先消費,後付款”的旅遊新方式也引發了社會的廣泛討論:它究竟是實現夢想的便捷途徑,還是潛在的債務陷阱?

分期付款買手機、電腦已不新鮮,現在連旅遊也能分期了。當我們談及旅遊,不再只是簡單地攢夠錢再出發,一種新的趨勢——分期貸款旅遊,正悄然在年輕羣體中興起。在當今時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正經歷着深刻的變革。

在我們父母那一代,旅遊往往是辛苦攢錢後的奢侈享受。而現在,貸款旅遊讓年輕人能夠以更輕鬆的方式實現旅行夢想。分期支付作爲當下一種流行的消費手段,讓“詩和遠方”不再遙遠,也讓“說走就走的旅行”成爲現實。但是,這種“先消費,後付款”的旅遊新方式也引發了社會的廣泛討論:它究竟是實現夢想的便捷途徑,還是潛在的債務陷阱?

借貸平臺的分期旅遊生意,信用風險和爭議並存

近年來,“貸款旅遊”逐漸成爲Z世代的新寵。對於習慣了使用網絡信用付、分期付的年輕人來說,將出遊的一次性消費分攤到半年甚至全年的做法頗受歡迎。有最新數據顯示,超過60%的年輕旅遊者選擇分期付款來實現他們的旅行夢想。OTA平臺(在線旅遊平臺)的假期報告也顯示,00後、90後佔到了分期旅遊付款羣體的半壁江山。

從2015年旅遊分期模式大規模興起至今,攜程、途牛、去哪兒網等OTA平臺紛紛入局。當前幾乎所有線上旅遊平臺,都提供借款服務,比如去攜程的“拿去花”、途牛的“首付出發”、同程的“程程白條”、去哪兒的“借趣花”,馬蜂窩的“旅遊分期”、飛豬的“花唄分期”等。這些都是不同的旅遊平臺和第三方金融機構合作推出的消費貸,類似花唄,借唄,只不過應用場景僅限旅遊。開通後,用戶可以使用信用額度先出行後付款,可享30天免息,3期、6期、9期、12期靈活分期。

△主流OTA平臺旅遊金融產品對比 三川匯文化產業整理

梳理髮現,在線旅遊平臺的分期業務,一部分是通過申請或者收購具有資質的金融服務公司,獲得分期業務的經營資質,但大部分是與消費金融公司以及銀行合作產生旅遊消費分期產品。比如攜程的“拿去花”是攜程金融和第三方金融機構合作推出的旅遊消費貸,飛豬則是依靠螞蟻金服“花唄分期”功能,進行分期業務。可以看到,在線旅遊平臺有流量和比較好的消費場景,推出借貸、分期付款的方式能刺激銷售,促進消費,培養市場。

事實上,除了OTA平臺,各大航空公司、銀行、互聯網大廠以及金融科技公司,目前都在瓜分旅遊金融這個新興市場。航空公司中,國航、南航、東航,都在APP裡設置了“錢包”。銀行機構類的比如平安銀行的“新一貸”、南京銀行的“蘇旅貸”等,乃至銀行各種信用卡,互聯網大廠中有京東的“京東白條”、百度的“度小滿”、360公司的“360借條”、美團的“美團借錢”、抖音的“抖音月付”等。此外,還有一類金融科技公司針對旅遊場景推出的金融產品,如信用飛,溢美的“51分期購”和“e遊購”等。

△旅遊分期市場“玩家”分類。三川匯文化產業製作

從平臺角度來看,旅遊分期業務爲它們帶來了新的用戶羣體,但同時也帶來了信用管理風險。由於旅遊分期消費還款在旅遊結束後進行,用戶羣體過於年輕化,償還能力弱,導致這些平臺本身承擔信用風險。據百度旗下重慶百度小貸曾經發布過一組數據顯示,旅遊分期業務貸款逾期率高達5.88%,位居貸款產品首位。

當然,借貸平臺們願意主動讓利,並承擔違約風險,都是爲了撬動更大的收益。畢竟商業世界裡沒有掉餡餅的好事。用某位網友的話說,“自從用網貸借了一次錢,個個APP都想借錢給我”。這些網貸平臺無不千方百計爲年輕人創造借款“條件”,尤其以OTA平臺的花招最多樣,套路最深。

套路1:以洗腦式營銷宣傳,培育和佔據年輕用戶心智。以攜程爲例,打開攜程金融服務頁面,潛水、飛行、滑雪、自駕等養眼畫面輪番播放,畫面中間,“攜程金融,讓您的旅行與衆不同”“心懷世界,觸手可及”“懂旅行更懂你”“趁年輕去遠方”等宣傳字眼十分吸睛聳動。有些平臺頁面直接打出“出行打白條,旅行更美好”的口號,甚至找來一些年輕人借錢的故事分享,以所謂的“用戶案例”和“生活態度”現身說法鼓吹借錢旅遊的好處。

△攜程金融旗下旅遊分期產品“拿去花”。攜程金融頁面截圖

套路2:未獲用戶本人授權,被開通借貸服務。在某頭部OTA上購買機票,按照正常的付款流程用信用卡支付完,手機就會收到貸款服務的開通成功短信通知。這種“被開通借貸服務”的操作十分流氓。你若找客服投訴,便會以“該業務是用戶本人授權開通的”回覆搪塞。

還有的在支付頁面大力推薦自家金融服務產品,用戶不仔細看就會點擊進去。即便是有主動借款意向的,也有可能會在平臺刻意引導下跳入“陷阱”。比如點進金融服務頁面,看到的是審覈更快、靈活分期、自動還款等強調貸款授權便捷高效的字眼,關於徵信的風險提示,被隱蔽在底部的小字之後。

套路3:一些平臺的利息超出國家標準,變相收取“砍頭息”。在同程旅遊借款旅行,曾有多名用戶表示被平臺收取了199元借款提速包,算下來一天利息7塊多,合貸款年利率逾300%。據這些用戶反映,不買加速包會申請失敗,就會收到類似“您的信用分較低,需購買增信服務產品,提升借款成功率”等誘導性提醒。

△關於同程旅遊投訴的信息。圖源:中新經緯

國家有明文規定,民間借貸的年利率不得超過36%。同程旅遊收取的利息顯然超出了國家相關規定的標準,涉嫌變相“砍頭息”。同城的這些騷操作,只是縮影。途牛旅遊的分期貸款產品“首付出發”也曾因爲取消行程後的高違約金和手續費問題,引發了消費者的大量投訴。一部分觀點就認爲,這些網貸平臺在推廣分期旅遊時過度強調輕鬆借貸、忽視風險提示,存在很大的道德爭議。

追求夢想的新選擇,還是消費主義陷阱?

每個年輕人心中都有一個詩與遠方的夢。當這個夢可以通過分期旅遊來實現時,我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夢想的延伸,還是債務的開始?

作爲一種旅遊消費新模式,分期旅遊確實爲年輕人實現“詩與遠方”的夢想提供了一條便利途徑。分期支付讓年輕人能夠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提前體驗到嚮往的旅行。它爲那些渴望探索世界但暫時囊中羞澀的年輕人打開了一扇門,使他們可以將旅遊夢想逐步變爲現實。通過分期,他們能夠更靈活地規劃資金,將旅遊費用分攤到一段時間內,減輕了一次性支付的壓力,從而有機會去到更多的地方,增長見識、豐富閱歷,滿足內心對遠方的渴望和對新奇體驗的追求。

然而,從另一個方面看,分期旅遊也容易掉入消費主義陷阱。因爲分期這種模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費的痛感,這會導致年輕人進行衝動消費,也就是他們口中所謂的“說走就走的旅行”。當年輕人通過分期旅遊實現了一個旅行夢想後,會因爲滿足了這種即時的快樂而更加傾向於通過消費來追求更多的快樂和滿足感。這導致他們陷入一種不斷借貸、不斷消費的惡性循環中,給年輕人帶來了不小的焦慮和心理壓力。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發現,借錢旅遊容易讓人麻痹。旅途中的一筆筆刷額度,收不到餘額提醒,根本感受不到金錢在逝去。消費之後的欠款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翻倍增長,這是因爲很多平臺的實際利息深藏不露,遠比表面看起來要高得多。

△攜程金融有關旅遊分期情緒營銷文案。“攜程金融”公衆號截圖

我們也注意到,一些借貸平臺在營銷推廣中極力鼓吹借款旅遊的價值和好處,但他們卻不告訴消費者高額的利息到底該怎麼還,比如攜程金融相關負責人就曾表示,“和分期消費購買實物商品不同,旅行是精神層面的消費,通過旅行獲得的經驗和閱歷都是非常寶貴的無形財富,信用消費可以讓年輕人儘早通過旅行獲得精神財富。”“我們認爲,不讓收入束縛旅行,正在成爲更多年輕人的生活態度”,諸如此類洗腦式的言論,正在誘導年輕人進行超出自身能力的消費,助長了他們追求及時快樂的消費心態,從而陷入了長期的債務困境。

結語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不僅是一句網絡流行語,更是Z世代年輕人的心聲。在他們眼中,旅行不只是目的地的到達,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展現和個性的表達。正所謂“青春沒有售價,某唄直達三亞”。他們越來越熱衷於用明天的錢,取悅今天的自己。然而“借錢看世界”這種新的旅遊消費方式,往往是出遊的時候很開心,網紅景點走了個遍,朋友圈裡也滿是光鮮的模樣。但歸來之後呢?卻不得不把自己的人生,提前“埋葬”在長長的分期賬單裡。

“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的分期旅遊,這個看似爲年輕人打開夢想大門的鑰匙,實則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帶來了即刻出發的自由與探索的激情,也埋下了潛在的債務陷阱。在追求“詩與遠方”的同時,年輕人必須警惕消費主義的溫柔鄉,避免陷入財務的泥潭。夢想值得追求,但也需謹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