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募基金市場數據:首破3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全年規模變化呈現三大特徵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黎雨辰 北京報道
1月20日晚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了2024年12月公募基金市場數據。
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國境內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資格的資產管理機構15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32.83萬億元,較同年11月底31.99萬億元增長0.84萬億元。
公募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最新披露的中基協數據顯示,在份額上,我國封閉式基金在2024年12月共減少35.74億份,開放式基金增長7507.7億份。規模上,兩類基金則在同期均有所增長,其中封閉式、開放式基金分別在12月增長了206億元和8165億元。
1. 債券型基金迎來份額、規模雙升
債券型基金無疑是推動2024年12月公募市場擴張的主力產品。2024年12月,債券基金份額單月增加約7398億份,同時規模更是增長約8681億元,達到了6.84萬億元。兩項數據的同步增長,體現出資金在債牛行情下的積極入場。
事實上,在政策博弈、資金面、配置情緒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債市的“年末行情”並不鮮見。而在2024年,政治局會議提出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適時降準降息”等政策定調支持,機構對2025年降息預期的搶跑和整體看多的情緒,同樣推動了債市收益率下行。
方正富邦固收團隊認爲,2024年末的債市大漲或有幾個因素驅動:“其一是在此前債市調整過後,機構擇機增配;其二是寬貨幣預期偏強,財政政策繼續有加碼信號釋放;其三是基本面仍處溫和復甦局面,仍然對債市有利。”
不過2025年1月以來,多家公募機構指出,在後續利率下行速度預計會有所減緩、且當前債市已對利率下行空間明顯搶跑的情形下,建議投資者謹慎追入,並密切關注央行態度等可能在一季度擾動債市的因素。
從後續券種選擇來看,方正富邦固收團隊進一步指出,信用債可以提供相對較低但穩定的收益,利率債在久期上的收益貢獻則仍然會體現出來,會是固收品類中相對高彈性的品種。
2. 股票ETF獲積極“搶籌”
權益投資方面,在2024年12月,股票型公募基金的份額和規模同樣均實現了正增長,不過兩者增長的幅度並不完全同步。具體來看,股票型基金月內的總份額共增加了680.20億份,而規模僅增長了171.91億元,達到4.45萬億元,呈現出一種“越跌越買”特徵。
股基份額在12月的增長,主要得益於資金對指數產品的搶籌。從Wind數據不難進一步看出,月內全市場股票型ETF的份額在12月增長了769.5億份,填補了主動權益類產品份額的流失——在權益市場波動的環境下,投資者更多通過ETF等指數基金來低位佈局。
同時,混合型基金12月份額增加了251.29億份,但是規模減少了42.54億元,月末規模爲3.51萬億元。
特別地,QDII基金也在12月實現了增長,其12月份額增加了27.81億份,規模則增長了214.81億元,月末規模爲6113.18億元。
3. 貨幣基金再遭贖回
貨幣基金方面,2024年12月,全市場貨幣基金份額減少了849.62億份,規模下降860.26億元至月末的13.61萬億元。
資金對貨幣基金的撤離,主要是在利率寬鬆大環境下,貨基7日年化收益率在12月整體持續波動向下所致。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全市場895只貨幣基金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爲1.57%,較年初的2.34%下行了0.77%。儘管該收益率在12月下半月有所回升,多隻貨幣基金依然在月內創下了收益率新低。
不過有公募人士向記者指出,相比當前普遍下調至0.2%以下的國內各大銀行活期存款利率,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仍具備顯著優勢。同時考慮到貨幣基金還保留了能夠靈活申贖的特性,在活錢理財方面,貨幣基金依然具有一定配置地位。
全年呈現三大特徵
截至此次數據公佈,2024年全年的公募基金市場數據也披露完畢。記者注意到,我國公募市場規模變化在過去的一年中呈現出幾大明顯的特徵。
1. 全年規模變化趨勢:進入30萬億時代,6次創歷史新高
2024年,公募市場總份額和總規模均呈現出波動上行的特徵,除三季度外均有正增長。
其中從規模端來看,2024年2月底,公募基金規模大幅增長至29.3萬億元,突破2023年7月的28.8萬億元高點。在去年3月末出現規模小幅下行後,4月末,公募基金首次進入“30萬億”時代,總規模達到30.78萬億元,並於5月末進一步達到31.24萬億元。
此後,公募基金市場總規模分別在6月和7月回落和再次上漲,7月末達到31.49萬億元。在8月末,公募規模再次回落至30.90萬億元。
伴隨着9月底股票市場迎來行情,公募的總規模環比大增1.16萬億元,首次突破32萬億元大關;10月末,公募規模有所縮水,跌至31.51萬億元,不過在11月又重返升勢,反彈至31.99萬億元,環比增長4794.82億元,增幅爲1.52%,爲年內9月後的次高點。
12月,公募基金總資產淨值則大幅增至32.83萬億元,是2024年內第6次創下歷史新高。
2.貨基、債基、股票ETF爲2024年規模增長主力
橫向對比不同的產品,作爲公募市場的基本盤,貨幣基金在2024年繼續以全市場3%的數量佔比撐起了超40%的總規模。同時儘管在12月規模有所回落,貨幣基金也依然是全年總規模增量最大的品類。在產品總數未曾新增(371只)的情況下,其規模同比2023年年末增長了2.33萬億元,平均每隻基金增長了63.55億元。
股票型基金規模則在2024年累計增長了1.62億元。記者注意到,這一增量增加的主要由ETF產品所貢獻——同期,全公募市場股票型ETF共增加了1.49萬億元。
2024年,被動權益基金規模首次超過主動權益基金規模,詮釋了被動投資大時代的到來。以跟蹤滬深300指數爲首的多隻頭部規模產品,在這一年率先實現了突破性的規模增長。例如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年內增長達2285.38億元,易方達、華夏、嘉實基金旗下的滬深300ETF年內的規模增幅也在千億元量級。
事實上,如果對比年內的規模最高點,許多ETF在2024年一度實現的“擴張”還要更甚。例如在2024年10月8日,隨着上證指數在當天創出3674的年內最高點,華泰柏瑞滬深300 ETF單日規模新增327.24億元,總規模也曾衝上4300億元的新高。但此後隨着A股的調整,資金又從產品中有所流出。
中證A500等熱門寬基產品的批量上市,也是推動2024年四季度股票ETF總規模增長和頭部規模ETF被“分流”的重要因素之一。截至去年12月31日,24只已上市中證A500ETF的總規模達2577.35億元,其中國泰、南方、廣發基金旗下產品超過200億元。
此外,中基協數據顯示,2024年債券基金總規模同比增長了1.53萬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則縮水了4438億元。
3. 全年規模增長曆史第二高,重返2020、2021年水平
縱向過往年份的公募市場數據,相較2023年末,2024年全年我國公募市場總規模共增長了5.23萬億元,成爲歷史上繼2021年的5.67萬億元后,公募市場全年規模增量第二高的年份。份額上,2024年全公募市場則實現了3.71萬份的增長,同樣實現了繼2021年後第二高的增長。
同時,這一5萬億元級別的規模增長,也顯著高於2019年、2022年和2023年不足2萬億元的水平,亦超過2020年5.12萬億元的水平。
公募市場的產品總量則在2024年繼續保持了提升。2023年年末,全市場公募基金共有11528只,這一數字在去年年末則達到了12367只,2024年的總增幅爲839只。而wind數據顯示,2024年新成立基金的數量爲1143只,這意味着同期還有約300只基金走向了清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