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預測!林詠華:混合異構的AI芯片將成算力資源稀缺的重要解決方案【附AI芯片行業市場競爭分析】

圖源:攝圖網

11月29日,2023人工智能計算大會在北京舉辦。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林詠華出席活動並發表觀點。

“國內AI芯片的大模型訓練性能與國外約有三年差距”,林詠華表示,當前中國 AI 芯片的大模型集羣訓練性能,只有個別接近英偉達 A100/A800,大多數不到 50%。此外是生態差距巨大,我國 AI 芯片公司有 40 餘家,但中國 AI 芯片整體的市場佔有率加起來不超過 10%,各家 AI 芯片軟件各異、生態十分零碎割裂。

另外,對於國產AI芯片未來的發展方向,“混合異構的芯片技術架構成爲解決算力資源稀缺的重要解決方案。“利用混合異構技術,可以將不同芯片放在一起訓練同一個大模型。” 林詠華說道,提升混合異構能力,可以在同一個數據中心把各種算力資源進行靈活組合訓練大模型。“希望國內的數據中心能夠從以進口芯片爲主,過渡到以國產芯片爲主。”

國內外企業差距大 英偉達領跑全行業

從應用領域分類來看,英偉達一家獨大全球雲端訓練芯片市場,TPU很難撼動英偉達GPU的壟斷地位,目前英偉達的GPU+CUDA計算平臺是最成熟的AI訓練方案,除此之外還有第三方異構計算平臺OpenCL+AMD GPU以及雲計算服務商自研加速芯片這兩種方案,全球各芯片廠商基於不同方案,都推出了針對於雲端訓練的人工智能芯片。

反觀在全球雲端推斷芯片競爭格局方面,雲端推斷芯片百家爭鳴,各有千秋。相比訓練芯片,推斷芯片考慮的因素更加綜合:單位功耗算力、時延、成本等。初期推斷也採用GPU進行加速,但由於應用場景的特殊性,依據具體神經網絡算法優化會帶來更高的效率,FPGA/ASIC 的表現可能更突出。

除了Nvidia、Google、Xilinx、Altera(Intel)等傳統芯片大廠涉足雲端推斷芯片以外,Wave computing、Groq等初創公司也加入競爭。中國公司裡,寒武紀、比特大陸同樣積極佈局雲端芯片業務。

不同架構下的AI芯片

基於AI芯片的加速計算是當前智能計算的主流模式。AI芯片通過和AI算法的協同設計來滿足AI計算對算力的超高需求。當前主流的AI加速計算主要是採用CPU系統搭載GPU、FPGA、ASIC等異構加速芯片。

近年來,國產AI加速芯片廠商持續發力,在該領域取得了快速進展,相關產品陸續發佈,覆蓋了AI推理和AI訓練需求,其中既有基於通用GPU架構的芯片,也有基於ASIC架構的芯片,另外也出現了類腦架構芯片,總體上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平安證券研報指出當前,我國通用人工智能產業政策逐步完善,國產大模型能力持續升級。隨着國產大模型廠商和AI芯片廠商的持續發力,我國AIGC產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工智能芯片(AI芯片)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