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佈局嚐到甜頭 基金搶灘港股創新藥板塊
證券時報記者 吳琦
在大盤指數深陷調整之時,率先止跌反彈的板塊往往最受投資者關注,近日反彈力度最大的港股創新藥就是成功“吸睛”的板塊。
盤面數據顯示,9月20日,港股創新藥指數收盤大漲3.53%,本月漲幅擴大至7.51%,有望收穫月K線三連漲。目前,港股創新藥指數的年內跌幅也已收窄至13.11%。從近3個月主題指數的表現來看,港股創新藥成爲A股、港股市場中表現最好的板塊指數,累計漲幅超10%。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重新審視港股創新藥投資,並進行了左側佈局。在產品端,還有部分基金公司陸續入局,開始搶灘佈局港股創新藥板塊。
多重因素推動
港股創新藥超跌反彈
無論是港股還是A股,醫藥生物均是今年跌幅居前的板塊。值得注意的是,醫藥生物板塊中的港股創新藥領域率先走出了獨立行情,扛起超跌反彈的大旗。
9月20日,康龍化成、藥明康德、藥明生物收盤漲逾10%,推動港股創新藥指數大漲超3%,港股創新藥的反彈也創出了新高。
目前,港股創新藥指數月K線出現三連陽,修復了今年5月以來的第二波回調,年內跌幅也收窄至13.11%。港股創新藥投資的賺錢效應已逐漸顯現,亞盛醫藥、康方生物、瀚森製藥等港股創新藥標的年內漲幅均超30%,百濟神州、麗珠醫藥等年內漲幅也超過了10%。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目前佈局港股創新藥的主題ETF分別是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匯添富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銀華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這3只ETF的年內漲幅均位居全市場醫藥主題ETF的前列。
有分析人士認爲,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的開啓被認爲是港股創新藥板塊反彈的最重要原因。歷史規律顯示,歷次美聯儲降息週期開啓後,美債利率趨於回落,港股創新藥板塊均有上漲機會且具備超額收益。
由於研發週期長、前期資金投入大,創新藥公司極度依賴融資活動以支撐公司的現金流。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認爲,美聯儲降息後,創新藥等對美債利率敏感的成長板塊或將受益於降息週期的開啓。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基金經理劉傑也表示,港股創新藥屬於利率高度敏感行業,創新藥企需要風險投資和融資輸血,美債對應的無風險收益率越高,創新藥企越難融資;同時,停止加息或逐步降息將改善港股創新藥企的融資環境,行業持續的資金投入得以保障。
部分券商也認爲,降息降低了美元資產的吸引力,估值較低的港股成爲資金流入的熱門選擇,作爲資金敏感型行業,生物科技、創新藥、CRO等板塊或將受益。
此外,在消息面上,近期港股創新藥也迎來了多重利好。比如,政策端利好頻出,加速產業創新轉型;國產新藥海外銷售亮眼,半年報業績增速較好等。
重新審視投資策略
基金經理左側佈局
對於投資者而言,想對港股創新藥說愛並不容易。
中證指數和國證指數的港股創新藥指數均在2021年迎來高光時刻,創新藥龍頭百濟神州、藥明康德等當時均站上股價的歷史最高點,基金經理對創新藥的配置也達到了歷史極值。
2021年,《以臨牀價值爲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牀研發指導原則》發佈,強調以臨牀價值爲導向,以患者爲核心,鼓勵醫藥“真創新”,帶來了產業轉型的陣痛。2021年至今,創新藥供給潮退去,低質供給逐步出清,創新藥行業迎來連續4年下跌的行情。中證港股創新藥指數在今年4月一度回撤超60%,行業幾乎陷入至暗時刻。在這個過程中,公募基金也不斷減配投資組合中的港股創新藥標的。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重新審視港股創新藥投資,並進行了左側佈局。
去年取得27%正收益的招商基金翟相棟,於今年大力佈局港股創新藥,藥明康德、藥明合聯、泰格醫藥等標的均首次進入其十大重倉股名單。2024年上半年,翟相棟管理的基金淨值表現不佳,他稱主要原因是基於長期賠率角度,較大比例佈局在諸如醫藥等左側底部的行業,上半年上述行業表現較差。翟相棟表示,一直在積極尋找高賠率、高勝率的投資機會,對於市場預期較高且一致、交易擁擠、估值較高的低賠率資產,傾向於規避。
今年4月初成立的華商品質價值基金,該基金基金經理餘懿在建倉上重點考慮的是優選絕對收益空間相對確定、向下風險優先的資產,在投資行業上則重點考慮了港股醫藥裡的超跌白馬股。餘懿表示,中國在信息科技、能源行業一定會佔據重要的地位,同時工程師紅利驅動的研發型行業仍然有長期的全球商業競爭力,關鍵在於產品力的突破並連接更多全球消費者,最爲典型的就是藥物研發類公司。
創新藥是較佳方向
公募加大搶灘力度
創新藥之所以備受市場關注,與其具備的科技屬性不無關係,它被認爲是醫藥板塊中最具科技屬性的細分領域。
有市場人士表示,醫藥作爲公募投資的重要賽道之一,個股勝於賽道,看好受美聯儲降息影響更深以及估值更低的港股創新藥。
擅長科技投資的翟相棟把創新藥歸類於創新領域,與人工智能、智能駕駛等創新度高的細分行業相提並論。他在投資組合中佈局了兩大創新領域(GLP-1和ADC)以及超跌的CXO方向。
匯添富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基金經理樂無穹認爲,當前港股醫藥板塊估值達到歷史較低水平,相對A股折價高,隨着醫保政策邊際緩和、創新藥企出海提速,板塊估值修復的空間有望打開。劉傑也表示,相較於A股創新藥板塊,港股ADC企業的數量更多,港股創新藥企有望迎來業績與估值的雙重修復。
華安基金表示,2024年以來,創新藥的進一步產業支持政策不斷出臺。4月,北京、廣州、珠海三地發佈支持醫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徵求意見稿;7月初,國常會審議通過《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隨後上海發佈關於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持續推動產業健康發展。從創新藥相關產業鏈公司的半年報可以看出,隨着海外投融資的企穩復甦,創新藥龍頭企業的業績及估值迎來了修復機會。
此前,市場上專門投資港股創新藥賽道的指數基金並不多,部分基金公司今年也陸續入局,開始搶灘佈局港股創新藥板塊。7月,景順長城中證港股通創新藥ETF開啓發售;9月,萬家中證港股通創新藥ETF募集成立;9月12日,華泰柏瑞恆生創新藥ETF開啓發售。此外,中歐中證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基金、工銀瑞信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也於年內遞交了產品註冊申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