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捐款話語權 林月琴:衛福部不知兒福聯盟是「基金會」非聯盟?

立法委員林月琴(右)今天在「新聞放鞭炮」節目中加碼爆料,兒福聯盟根本不是聯盟組織,還將名稱註冊商標,就連衛福部社政單位都不知道兒盟僅是單一基金會。圖/截自YouTube

剴剴案發生,負責收出養業務的兒福聯盟遭各界撻伐,日前已由教育部改爲隸屬衛福部。立法委員林月琴今天在「新聞放鞭炮」節目中加碼爆料,兒福聯盟根本不是聯盟組織,還將名稱註冊商標,連衛福部社政單位都不知道兒盟僅是單一基金會,兒盟也藉此獲得話語權、民衆捐款等好處。

林月琴表示,社福團體中若名稱有聯盟二字者,多爲團體會員共同組成,例如臺灣兒少權益促進聯盟,集結超過30個團體會員,其餘包括殘盟、老盟、社福總盟等,均是類似情況,兒福聯盟只是單一機構,卻打着聯盟旗號,政府單位討論政策時,也常誤爲兒盟代表所有兒童權利組織,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且兒福聯盟已將名稱註冊專利,目前沒有法源能要求更名。

「這會妨礙兒童福利界發展,兒童問題這麼多,一定要有聯盟性組織表達意見。」林月琴表示,兒福聯盟名號響亮,且成立時間較長,臺灣雖有兒童權益聯盟等聯盟性組織,但短時間難以取代其地位,當大團體獨霸,小團體的聲音就難以被聽見,而社會善款有限,單一團體若取得過多資源,會讓小團體拿不到錢,更難生存。

林月琴表示,早在民國108年,兒福聯盟即被爆出在內湖花費3.7億購買商辦,遭社會詬病,短短5年內,兒盟資產持續增加5億元之多,達到目前的46億元。但兒福聯盟募款計劃很少,善款中僅一、二千萬元是主動勸募而來,其餘數億元均是民衆、企業主動捐款,「這就是兒盟被認爲代表全數兒少團體,而獲得的好處。」呼籲民衆應該看清楚,團體服務的個案數,與捐款數目是否相當。

有關兒福聯盟由教育部改隸屬衛福部,林月琴表示,教育部主管的文教基金會以教育爲主要業務,加上組織衆多,基金會只要每年2月上網登錄、繳交報告即可;衛福部管理的社福基金會,關乎生命安全,設有稽查機制,較爲嚴謹;其他文教基金會雖有辦理社福業務,但兒福聯盟多達四分之三的員工都是社工,比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