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降費用完勝006208?專家試算揭真相
0050將調降費用率。(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最近市值型ETF討論熱度高,主要受到元大投信宣佈調降內扣費用的重磅消息所引發,針對是否要轉換存股標的,討論也方興未艾,包括許多財經專家、網紅也都紛紛幫忙試算,大致結論都是轉換的交易成本不划算。而006208雖規模也突破2千億大關,絲毫不見受到影響。
雖然市場上普遍認爲0050放大絕、將完勝006208,因爲一樣商品當然挑內扣費用低的就好,但是ETF總報酬率能夠長期勝出,絕非僅靠低費用率單一因素造成。市場上總是以006208內扣費用低,造成長期績效優於0050做爲訴求,但是如果10年前0050就採用新版的內扣費用,10年後的績效就會勝過006208嗎?有理財專家認真試算,發現驚人真相:006208還是勝出。
理財專家解釋,根據0050 2/4規模4,467億元來計算,經保費率14.12bps(0.1412%),而006208的經保費率是18.5bps,高出0050有4.38bps,而過去0050比006208經理費多出17bps(0.17%),所以計算上,兩者差距的數值是4.38+17=21.38bps(0.2138%)。從過去10年006208及0050的總報酬率差異,可以發現,即使0050在10年前就大方調降內扣費用,10年累計下來總報酬率仍然輸給006208。
發覺此一驚人真相的理財專家認爲,當兩檔商品追蹤同一指數,原本兩檔之間的總報酬率差距就應相當接近,除了費用率之外,到底還有什麼因素會影響報酬率?這其中不外乎是來自ETF投資團隊追蹤指數的能力、配息政策、甚至是ETF發行公司在操作上之借券收益是否全數反饋給ETF?都會是影響ETF總報酬率的因素,建議投資人真的毋須糾結經保費率的微幅差距。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及的個股及ETF,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爲專家觀點,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