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張漫畫,教園長幼師們學會17個心理學冷知識!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領域如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會發生關聯。

懂一些心理學,那麼對生活、工作中的一些疑問可能就自動解開了,對生活的種種困惑也會隨之慢慢消散。

今天,園長幼師通服務平臺小編帶領您一起透過這17張漫畫,來學習以下17個心理學的知識。

謠言

謠言是對人、對事、對社會事件的一種不確切信息的傳播。

謠言的功能總是消極的。它可以傷害個人,傷害羣體,傷害社會,傷害國家,在許多情況下,流言蜚語往往成爲不誠實的人的政治鬥爭的手段和工具;

它可以使原來比較穩定的人際關係變得互相猜疑、傾軋、緊張;使原來比較穩定的社會秩序變得十分混亂,變得人心惶惶。

內隱記憶

內隱記憶指在不需要意識或有意回憶的條件下,個體的過去經驗對當前任務自動產生影響的現象,因爲內隱記憶是在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啓動效應(primingeffect)中發現的,所以人們常把內隱記憶和啓動效應作爲同等概念使用。

實驗者效應

主試的態度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統稱爲實驗者效應。

實驗者爲蒐集能證明其假設的實驗結果,在實驗中有意無意的通過不同表情,語言,動作將預期的要求給被試,造成一種實驗結果有利於證明原假設的效應。

拖延症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取意“將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總是表現在各種小事上,但日積月累,特別影響個人發展。

deadline是身後的一團火,當它離我們足夠近時,害怕被燒着的恐懼感讓我們一下子衝了過去,在deadline前趕完了任務,儘管質量很難說。

更可怕的是,很多拖延的人甚至很享受那種deadline過後突然一下放鬆的感覺,而且拖延的結果有時反而挺好。這種時候,會在心裡表揚自己很有“效率”。於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再次強化的拖延。

頓悟

頓悟是一種突然的穎悟。

格式塔派心理學家指出人類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頓悟。

當人們對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出問題情境中的各種關係併產生了頓悟和理解。

有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其特點是突發性、獨特性、不穩定性、情緒性。

溫度與攻擊行爲

很久以來,人們就已注意到炎熱的天氣與暴力相伴而生。我國的成語中就有“火冒三丈”、“怒火中燒”、“心煩氣躁”等。

學者們運用地域、時段調查以及問卷調查和實驗等方法,從信息加工、喚起、情緒行爲等角度,對溫度與攻擊的關係進行了探討,熱假說(heat hypothesis)認爲,物理環境中當達到不舒服的高溫時,會增加攻擊動機和攻擊行爲。

恐懼

恐懼,是一種人類及生物心理活動狀態;通常稱爲情緒的一種。

恐懼是因爲周圍有不可預料不可確定的因素,而導致的無所適從的心理或生理的一種強烈反應,是隻有人與生物纔有的一種特有現象。

香蕉恐懼症

來自英國東蘇塞克斯的弗蘭·丹多在她7歲時,哥哥詹姆斯與她開玩笑將一隻香蕉藏在她的被窩裡。可怕的黏黏的東西把弗蘭·丹多嚇壞了,從此,她便對香蕉產生了莫名的恐懼感。

患有這種病症的人,對這種黃色且彎曲的水果,會產生強烈的恐懼感。就算看上一眼,都會呼吸加速甚至出現嘔吐現象。

廣場恐懼症

廣場恐懼症,爲焦慮症的一種。特指在公共場合或者開闊的地方停留的極端恐懼,因爲要逃離這種地方是不可能的或者是會令人感到尷尬的。

廣場恐怖症原意是指患者怕到公共場所或到人多擁擠的地方。

患者最怕去開會或去商場購物,也不敢到空曠的場所,如運動場、廣場,即便是乘公共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也非常害怕、緊張。

黑夜恐懼症

黑暗恐懼症主要表現爲怕黑,不敢一個人獨處,白天與晚上精神症狀不一,情緒相差很大。

一般到了晚上,獨自一人時就會產生莫名的恐慌情緒,沒有安全感,緊張害怕,產生消極情緒。

這種症狀有間接性,連續性:有的人會因爲最近發生了某些不好的事而產生這種情緒,而有些人是一旦到了晚上,身旁又沒有人陪伴就會產生這種情緒。消極,害怕,甚至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想法。

黑暗恐懼也是一種心理恐懼,主要是不相信自己,害怕人生而產生的消極情緒,產生消極情緒的程度,看個人的黑暗恐懼症嚴重程度。

玩偶恐懼症

面目可憎的小丑,空無一物的鏡子中逐漸現出一個模糊的影子,扭曲破舊的布娃娃……

這些特定的物體,都有其對應的恐懼症來源,而本身就對這些事物有一定恐懼的人,也極有可能受到影響而發展成恐懼症。

色彩心理學

色彩心理學是十分重要的學科,在自然欣賞、社會活動方面,色彩在客觀上是對人們的一種刺激和象徵;在主觀上又是一種反應與行爲。

色彩心理透過視覺開始,從知覺、感情而到記憶、思想、意志、象徵等,其反應與變化是極爲複雜的。

色彩的應用,很重視這種因果關係,即由對色彩的經驗積累,而變成對色彩的心理規範。

當受到什麼刺激後,能產生什麼反應,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討的內容。

內向性格的優勢

我們可以把內向性格分爲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兩種。健康的內向性格是自然的、和諧的狀態。

而且,處於這種狀態的人對這一狀態沒有太大的不滿,並且願意承受由此帶來的諸多不便。比如願意承受孤獨,而有時孤獨反而有助於他成功。

心理學家卡塔爾,就把性格分成十六個基本因子,內向者更有恆性、懷疑性、幻想性、自律性等。

一般認爲,內向者有種安靜的力量。

憤怒

當願望不能實現,或爲達到目的的行動受到挫折時,引起的一種緊張而不愉快的情緒。

憤怒被看作一種原始的情緒,它在動物身上是與求生、爭奪食物和配偶等行爲聯繫着的。

宇航員的心理狀況

幽閉恐懼症,壓制情感,情緒轉移,第三季度效應,月亮效應……

“第三季度效應”,指的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在任務過半的時候可能會顯示出來的一種效應。

第三季度效應的特點有:士氣跌落、緊張或憂鬱情緒增加。

研究人員相信,這種現象會在一項任務的中間點呈現出高峰。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會制度和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並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與受所處社會環境影響的。

人性是從根本上決定並解釋着人類行爲的那些人類天性。

厭食症和暴食症

厭食症(Nervosa)就是由於怕胖、心情低落而過分節食、拒食,造成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甚至拒絕維持最低體重的一種心理障礙性疾病。

約95%爲女性,常在青少年時期就有類似的性格傾向。

暴食症在醫學上屬於進食障礙的一種,被稱之爲“神經性貪食症”。

神經性貪食症是這樣被定義的:是指不可控制的多食、暴食。

暴食症是一種飲食行爲障礙的疾病。

園長幼師通服務平臺爲中國學齡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專業資訊服務,致力於幫助托育園&幼兒園園長、教師專業化提升,爲托育園&幼兒園提供專業服務的第三方服務平臺。

*聲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圖片均來自網絡,由園長幼師通服務平臺小編因教學和研究需要轉載或選編的文章,重在分享優秀教育理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臺留言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