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億遠輸163億!效法韓國人蔘 臺牛樟芝業者望推標準化

牛樟業者政府請願,4日舉行公聽會 。(圖/牛樟芝業者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獨有的「國寶」牛樟芝,一年產值約18億臺幣韓國人蔘卻有約163億臺幣,人蔘產值更是牛樟芝將近10倍,銷售額更是產值的2倍。立委吳秉叡4日邀請牛樟芝產業團體,舉辦「牛樟芝相關產品芝規範標準暨產業發展困境」公聽會,盼效仿韓國「正官莊」國家品牌,爲臺灣牛樟芝業者找生路

公聽會聚集近百名的產官學研代表,雖然業者、學者期望讓牛樟芝產業脫離困境,但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卻將無法訂定牛樟芝國家標準的責任,推給農委會林務局;韓國人不但會種人蔘,更會賣人蔘,如今牛樟芝的好也被大陸看中,不僅福建、北京等地先後建立相關標準,更把牛樟芝當作中華民族的品牌,但反觀原產地臺灣,卻因主管機關的推託,至今未有相關標準,讓臺灣業者相當扼腕。

2013年5月,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接受媒體訪問時說牛樟芝有毒性。業者形容這是「林杰樑浩劫」,不少業者因此倒地、退出市場。更糟的是,原本應該出面整頓市場的政府單位,放慢規範化的腳步,原本2014年經濟部曾開會準備推出牛樟芝的國家標準,但3年過去了,至今還沒下文

▲立委吳秉叡與牛樟芝業者 。(圖/牛樟芝業者提供)

除了民衆刻板印象、主管機關的推託外,牛樟芝業者間的利益衝突也阻礙產業發展。像牛樟芝原料有三類來源「液態發酵菌絲體」、「固態培養菌絲體」、「牛樟段木栽培子實體」,其培育時間從7天至2年、原料價格從每公斤2000元至80萬元不等,當然,功效也不同。有些業者想魚目混珠,從中阻撓政府推出對其不利的國家標準。

珍菌堂董事長劉威甫認爲,這30多年來,牛樟芝產業卻在夢想與夢想破滅之間起起伏伏,牛樟芝是臺灣特有產品,具有保健、治療的潛力,相形之下,人蔘已有千年發展歷史,而牛樟芝只有30年的發展時間,所以「北人蔘、南樟芝」絕對可以期待。

臺北市樟菇菌商業同業公會張桂銘理事長表示,政府可考慮參韓國正官莊及紐西蘭奇異果標章的模式,以合作社的方式將牛樟芝的原菇與基礎原料做一標準化生產統一銷售,同時提升並統一牛樟芝的品質,讓牛樟芝可以建立分項分級與生產標準的制度,必能在世界上嶄露頭角。

▲立委吳秉叡 。(圖/牛樟芝業者提供)

對於部委間互踢皮球的情形,吳秉叡認爲,民間認爲政府是一體的,政府內部的溝通成本不應該加諸於業者。各單位要多溝通,不是單靠公聽會就能解決事情。他強調,應該要訂定牛樟芝相關標準,業者纔有方向可以遵循,向世界行銷時也好有個國家標準當憑據,農委會、標檢局衛福部應密切溝通,儘早建立產品標準。

牛樟芝簡稱樟芝,又稱牛樟菇、紅樟芝、陰陽對口菇等,港澳則稱其爲神芝喻其爲臺灣森林中的紅寶石,僅生長於臺灣山區海拔450~2000公尺處,主要寄生在牛樟木樹幹腐朽之心材的潮溼內壁,爲臺灣特有,由於其吸收牛樟木特殊養分而轉化成豐富多樣三萜類,可抵抗腫瘤活性,次要才爲多糖體,可調節免疫機能內分泌效果,對於降血糖血脂護肝解毒、 預防心血管疾病、抗過敏氣喘等都有顯著的幫助,故而被認爲珍貴且難得,牛樟芝外型呈平板狀或鍾乳狀,不規則多變,無柄緊貼樹內壁心材生長。